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数字化转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治理改革,在行政体制改革中起着引领示范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得数字化转型的改革节奏加快。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利用数字技术推进政府治理转型,推进治理现代化。如何使地方政府更全面地认识新的数字技术、实现从传统治理向数字化治理的变革?如何提升转型中的公共服务的质量、营造数字化转型的运营环境?如何整合政府资源、降低行政成本以更好适应转型趋势?这些都是政府数字化转型中亟待解决的实质性问题。2017年,国家网信办发布《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其中明确了国家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推进“互联网+政务”的总体目标,也规定了各级政府在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各项重点工作。同时,社会各界承载改革开放的重大使命,通过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协助各级政府推动管理体制、运作模式、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根本性改革。各级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积极构建“数字一体化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来源于企业管理领域,被运用于政府治理领域中。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政务数据的整合、开放、共享,构建人机协同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应用系统,以流程再造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跨层级高效协同。技术手段赋予决策者创造治理价值的能力,治理价值有三个维度,即社会公众、信息技术和政府部门,而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手段的运用,数字化转型必须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价值。现阶段,政府数字化转型已经从最初的资源整合、窗口合并、平台协作等基础性工作逐步走向了体制机制改革、政府流程再造、化解数据共享壁垒等“深水区”,实施难度逐渐加大,遇到的阻碍和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那么,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依托“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机遇,来撬动政府部门的系统变革并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及破解地方政府在未来改革中遇到的困境,是地方政府在数字化转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杭州市政府为研究对象,考察地方政府在部门组织的层面上实施的数字化转型举措,对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改革进行剖析,分析当下政府的改革进路和影响因素,进一步精确化有关转型措施的认识,探讨数字化转型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