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对采后猕猴桃和杨梅贮运品质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后处理过程中,会因振动、冲击、摩擦等多种因素对果实造成机械损伤,加速果实生理代谢进程,不利于贮藏和销售。本文以猕猴桃和杨梅为研究对象,进行跌落冲击和模拟运输振动试验,研究了不同分选筐、包装衬垫、包装方式对果实生理和品质的影响,旨在提高采后猕猴桃和杨梅果实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为其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选筐材料对猕猴桃果实分选过程中跌落冲击损伤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模拟猕猴桃果实采后处理过程中的分选环节,研究跌落冲击下,瓦楞纸箱(CP)、塑料箱(HDPE)、泡沫箱(EPS)等不同材料的分选筐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瓦楞纸箱和塑料箱相比,采用泡沫箱作为分选筐,猕猴桃果实损伤体积最小,损伤指数为40.6%,硬度显著高于CP组和HDPE组,分别高40.4%和25.4%,失重率为4.6%,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电导率的上升,降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保持在较低水平并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较好地维持猕猴桃果实贮藏品质。2、包装衬垫对模拟运输猕猴桃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模拟公路运输振动,研究聚苯乙烯泡沫衬垫(EPS)、聚氯乙烯塑料衬垫(PVC)以及自主研制包装内衬(EPE)对模拟运输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聚苯乙烯泡沫衬垫、聚氯乙烯塑料衬垫相比,自主研制包装内衬失重率为4.0%,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比PVC组和EPS组低4.2%和3.1%,呼吸强度分别比PVC组和EPS组低16.8%和7.4%,乙烯释放量分别比PVC组和EPS组低20.8%、14.7%,延缓果实的软化、相对电导率以及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使抗氧化酶活性保持在较低水平,较好维持猕猴桃果实贮藏品质,在猕猴桃的采后流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包装方式对模拟运输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模拟公路运输振动,研究瓦楞纸箱+塑料筐(P1)、泡沫箱+塑料筐(P2)、泡沫箱+吹塑颗粒托盘(P3)3种常见物流包装方式对杨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瓦楞纸箱+塑料筐以及泡沫箱+塑料筐相比,泡沫箱+吹塑颗粒托盘包装贮藏能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腐烂率为65%,失重率为4.6%,硬度显著高于P1和P2组杨梅果实,分别高14.2%、6.2%,L*值分别比P1和P2组高2.6%和3.7%,延缓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降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丙二醛含量峰值,使抗氧化酶活性保持在较低水平,较好维持杨梅果实品质,在杨梅电商物流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是机器人等系统在未知环境中进行定位、导航及构建地图的重要手段。其中基于特征匹配的视觉SLAM(Visual SLAM,VSLAM)是SLAM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提取和匹配连续图像中的特征点推测场景变化得到位姿变化估计。而由于该算法计算量大,在传统嵌入式应用中存在计算实时性不足、计算
海洋生物污损(Marine Biofouling)是指海洋微生物与动植物在船体或其他海工装备表面附着并生长形成的生物垢层。海洋生物污损带来的影响诸多,包括且不限于:加速舰船与海工装备腐蚀,形成船舶污底,造成船速下降。海洋防污材料相关技术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海防安全的可靠性与未来的深海勘探的诸多瓶颈之一。有机锡类防污涂层因影响生态已被禁用,发展环境友好的长效低表面能海洋防污材料是未来的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真实感渲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材质是真实感渲染中重要的一环,将真实世界中物体表观逼真地展示到人们面前。在自然世界中,不透明材质占据了很大比例,计算机图形学中常用SVBRDF(Spatially-varying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模型来表达这类材质,它们一般在纹理和反射率上呈现无规律状态。目前
火灾和环境污染事故,一直以来都对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校园作为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此类事故更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校园安全事故大多数是由于监测不及时、管理不到位,且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最佳补救措施所造成。因此,对校园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多数环境监测系统是基于Zig Bee,WLAN或运营商的4G连接方式实现,此类连接方式存在着通信距离短、容量
表面污染一直是众多以表面为基础的现代技术中亟需克服的核心问题,目前解决该问题的常见方法是在材料表面构建防污涂层,以减少污染物(如蛋白质、细菌、藻类等)对材料表面的影响。聚硅氧烷材料由于具有高生物相容性、低表面能、无毒无味、良好的生理惰性等优点,在医药医疗、海洋防污、食品包装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各种污染物容易粘附在聚硅氧烷材料表面,导致其表面污染,因此需要对聚硅氧烷材料进行防污改性。本文设计和
荷叶生物碱类物质具有降脂减肥、抑菌、抗氧化、抗病毒等功效,且作为天然产物的荷叶生物碱具有其他药物所不具备的安全性,这使得荷叶生物碱类物质极具应用潜力。但荷叶生物碱也存在溶解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利用,因此探索提高荷叶生物碱类物质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以荷叶碱为研究对象,制备了脂质体和磷脂-壳聚糖自组装纳米粒两种纳米载体以包埋荷叶碱。结合色
顺酐(M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由钒磷氧(VPO)催化剂作用下的正丁烷选择性氧化反应工艺已经成为顺酐生产的主要工艺。研究表明,VPO催化剂的活化对催化剂的反应活性、MA选择性等具有最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国产VPO催化剂诱导期长、顺酐选择性低等主要问题,考察了非原位活化条件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乙酸和丙烯酸的产生路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描述乙酸和丙烯酸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建立
腌腊肉制品是中国传统美食,其中以中式香肠、中式火腿、腊肉和板鸭等最为常见。这些肉制品因味道绝佳、储藏时间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亚硝酸钠是一种广泛运用于腌制腊肉制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抑菌防腐、发色固色、抗氧化和增添风味等作用。然而亚硝酸盐具有一定量的毒性,不当使用可造成安全危害,为此研究者们不断探寻替代方法。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 activated water,PAW),是一种经等离子体处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磁波污染日趋严重,电磁辐射对精密设备及人类的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电磁屏蔽材料可有效减少电磁波的危害而备受关注。本文选用易分散的C60、二茂铁修饰氧化石墨烯和二茂铁修饰乙二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分别与苯胺(ANI)和吡咯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制备系列导电聚合物/碳材料复合物,对其电磁屏蔽性能和机理进行研究。本文具体工作如下:(1)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的方法,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苯胺浓度
通过辛烯基琥珀酸酐(OSA)与大米淀粉发生酯化反应制备OSA淀粉,是应用最广泛的化学改性方法,能扩大大米淀粉的应用范围。目前制备OSA淀粉最常用的方法为传统水相法,但产物取代度低、OSA基团分布不均匀等问题限制其应用。因此,引入其他辅助技术对传统水相法进行改良以提高反应效率,改善产物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报道,超声处理有利于OSA进入淀粉颗粒内部发生取代,进而提高反应效率。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