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支承动态特性及其微振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精密制造装备代表着精密制造业的最高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精密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超精密制造装备的重大需求,随之发展起来的气浮支承技术逐渐取代传统机械接触或液体润滑式支承技术,成为制造装备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有效手段。气浮支承因其具有近零摩擦、无发热、有效隔离振动传递等优点,从根本上避免了接触碰撞、摩擦发热等复杂非线性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广泛应用于光刻机、超精密机床等代表最高水平的尖端制造装备。然而,随着制造装备中运动速度/加速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定位精度逐渐趋近纳米甚至亚纳米级,使得气浮支承在强扰动作用下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内部气流运动引起的微小振动特性不再可以忽略,这对高性能气浮支承的设计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面向重大工程的实际需求,研究气浮支承在外界扰动下的动态特性、气流引起的微振动特性及其抑制方法。该研究对促进我国高端精密制造装备的基础创新、技术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非稳态气膜润滑的力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气浮支承法向扰动下的非线性动态特性。采用CFD动网格建模方法建立了气浮支承的扰动作用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扰动频率下气浮支承的动态刚度和阻尼参数,阐述了动态刚度及阻尼与频率的非线性相关性。研究了扰动幅值、供气压力、气膜间隙等工作参数对气膜支承动刚度及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发现扰动幅值的影响很小、而供气压力增加或气膜间隙减小时频率相关性越显著。借鉴粘弹性材料的力学特性及Maxwell模型,建立了表征气浮支承频率相关动态特性的等效力学模型,并对比分析了线性定常等效力学模型忽略频率相关性引入的误差。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气浮支承的瞬态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同时比较了2D大涡模拟和3D大涡模拟的准确性。对其湍流脉动的研究发现,有腔气浮支承在供气压力较大时节流孔出口周围存在气旋涡脱现象。仿真结果表明该气旋涡脱现象会导致气膜间隙内的压力波动。结合实验研究讨论了不同供气压力、有腔/无腔结构对气旋涡脱、压力波动、气浮支承微振动的影响,定性阐述了三者间的内在关系。发现供气压力越大时,气旋涡脱现象越显著,表现在气旋涡量及压力波动幅值的增大,同时气浮支承的微振动强度也越大。  为了抑制气浮支承的微振动,提出了一种新型微孔阵列节流结构。针对微孔阵列节流及传统小孔节流气浮支承,对比分析了静态力学性能,发现同样的供气压力下二者具有近乎相同的静承载力和刚度特性。研究了微孔阵列节流结构对气旋涡脱、压力波动的影响,阐明了其对微振动抑制的本质原因,即其中气旋涡脱及压力波动受到明显的抑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微孔阵列节流结构对微振动抑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微孔阵列节流结构能在保证气浮支承静态力学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其微振动的幅度,从而可替代传统小孔节流应用于超精密气浮支承的结构设计。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盘锦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实际项目中软件的实践开发和研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针对基础空间数据管理系统(BasemapdataManagementSystem,简称BMS)的应用需求,着重探讨了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数控机床已经被广泛使用,并被视为生产和加工系统的核心部件。但是数控机床的功能和结构十分的复杂,一旦有故障发生,故障的诊断和定位工作就会变得很困
在我国,厂矿企业所使用的提升设备都普遍存在着钢丝绳磨损的问题。目前,厂矿企业仍沿用人工利用游标卡尺进行抽点检测法来测量提升钢丝绳的直径。这种检测方法劳动强度大,检测速
本文结合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纺织面料设计ASP平台开发与应用”(编号:2004AA414034),在详细分析阐述了绍兴轻纺区域企业对于ASP平台和基于平台的采购管
槽体类零部件是电镀生产线中重要组成之一,槽体结构的合理设计是电镀生产线获得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基础,对其制造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在槽体类零部件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结
目的 探究特异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阿帕替尼治疗软组织肉瘤、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SS)及转移性腺泡样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有效性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