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肽与细胞膜界面作用动力学过程的单分子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uxiaotiancx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膜是分隔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的界面,也是诸如内吞、蛋白质/多肽分子内化、病毒感染、信号传导等众多生物过程发生的场所。因此,对这些生物过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相应的分子机制并加以利用。抗菌肽是一类典型的膜活性肽,可通过与细菌的细胞膜发生作用、从而造成细胞膜成孔或结构破坏来杀灭细菌。其中,蜂毒肽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短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目前的实验及模拟研究发现,蜂毒肽能够在细胞膜上吸附和聚集,进而插入细胞膜,形成跨膜孔洞,最终导致细菌内容物泄漏和细菌死亡。然而,蜂毒肽在进行这一过程时需要达到较高的临界浓度,以克服较高的能量势垒来实现从表面吸附到跨膜插入的状态转变。但遗憾的是,这其中相应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特别是蜂毒肽与膜相互作用过程中,多肽分子在Z方向的行为更是未知。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单分子-表面诱导荧光衰逝(SM-SIFA)技术,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单分子水平上追踪了多肽分子在Z方向上与脂膜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动力学过程,寻找多肽分子在膜内的微观运动规律。主要包括:(1)分别对蜂毒肽的氨基端和羧基端进行荧光标记,并利用SM-SIFA技术完成对多肽-脂膜相互作用过程的单分子追踪。实验发现,蜂毒肽羧基端会停留在脂膜表面,而氨基端则会插入膜中;(2)蜂毒肽的氨基端在与脂膜相互作用过程中,会表现出极其复杂的作用模式,包括a)停留在脂膜表面;b)在脂膜的上叶区域发生波动,或周期性的插入和抽出;c)甚至在整个脂膜的厚度范围内呈现波动振荡。根据这三类作用模式,我们发现多肽氨基端在脂膜内部的位置存在三个亚稳态,即上、下叶疏水尾链区和膜中心区域。蜂毒肽的这些微运动规律在计算机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此外,我们采用活细胞的细胞膜成功包裹氧化石墨烯纳米粒子,制备了具有双荧光发光性质的细胞膜@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粒子,它具有与原细胞相似的表面膜蛋白成分,因此具有良好的仿生特性。本论文的工作,有助于我们从单分子层次上深入了解蜂毒肽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尤其是多肽在膜内的微观运动行为规律,并为多肽-细胞膜界面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类普适的方法。
其他文献
诗歌用典,建安以后渐成风气,但是用得典雅精严,炉锤功致,成为作诗一大法门,是从谢灵运开始。谢灵运以自身储备广博之知识,融裁群书,思深气沉,无一字率意漫下,以最精简的词汇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骨料离析的现象,就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为今后该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护理安全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从根本上有效的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护理安全的最终目标就
本文通过介绍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十几年在区属中小学校进行阅读推广的情况和活动成果,提出从管理、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入手,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方法以及亟待解决的
会议
为了满足通信个人化和高速数据业务的迫切需要,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和商用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移动通信界的焦点。通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
华东:淮扬顶汤萝卜菊  基本材料:  主料:象牙白萝卜1个;  调料:清鸡汤500克、藏红花1克、枸杞3克。  制作方法:  1.白萝卜去皮,切适合容器的高度,改菊花花刀,萝卜切成菊花状;  2.菊花萝卜用少许盐腌渍5分钟,焯水2分钟左右捞出备用;  3.清鸡汤加入2-3枚藏红花、盐,放入萝卜花;  4.将萝卜花点缀枸杞,蒸制10分钟左右拿出,点缀金钱草即可。  菜品创作构思及要点:  灵感来自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