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话语的研究已相当广泛,而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话语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术界对元话语在书面语中的应用研究已较为广泛,但在口头语中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依据Hyland的人际分类模式探索了高中英语优质课堂教师元话语使用情况,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高中英语优质课堂中教师各类元话语使用情况如何?(2)高中英语优质课堂中十位教师间元话语使用情况有何异同?(3)元话语在高中英语优质课堂中有何功能?本研究选取了第十届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中获得一等奖的五位男老师和五位女老师的比赛视频,先对其进行转录,再通过AntConc 3.4.4 w软件进行词频搜索和统计,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教师各类元话语的分布特征及各个教师间使用情况的异同,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描述元话语的功能。结果显示,(1)元话语普遍存在于高中英语优质课堂中,其中互动元话语出现频次更高,共4,051次,交际元话语则出现了 2,245次。其下属的十类元话语中,介入标记使用频率最高,共出现2,391次,约占元话语总量的40%,比交际元话语的总量都多,是教师话语的典型特征。其次是框架标记(1,157次)、过渡标记(941次)和自称语(630次)等,回指标记(19次)和言据标记(4次)则很少使用。(2)十位教师间元话语的使用情况相对一致,且都大量使用介入标记,框架标记、过渡标记和自称语。但也存在一些差异,教师会因为教育背景、偏好、性格等因素偏向于某一类元话语,从而出现个别的极端值。(3)通过定性分析发现元话语在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功能多样,但以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为主。元话语的语篇功能可以使教师的话语顺畅、连贯、具有逻辑性;交际功能则可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这两者的结合可以使教师在合理构建话语的同时和学生有效合作,共同达成课堂目标。本研究显示,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互动元话语,尤其是介入标记的使用,同时结合框架标记、过渡标记等合理组织话语,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当需要增强话语说服力,带领学生回顾教学内容时可适当使用回指标记和言据标记;(2)遵循元话语使用特征,但不循规蹈矩,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兴趣,特长等情况合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元话语,形成个人风格,进行个性化教学;(3)充分了解元话语的功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学情、课型等情况有的放矢的使用其各种功能,不断提升使用元话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