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地震作用下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底板应力状态分析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hy0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是目前隔震工程中常被采用的隔震结构形式,它解决了毗邻建筑或需设结构缝的建筑在隔震时需要保证隔震支座无阻碍移动而导致上部结构的结构缝较宽的问题。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的隔震层采用大底板形式,即将隔震支座设在整体连接的底板以下,上部结构不阻碍隔震支座的移动,结构缝宽度可按传统抗震结构的规定来取值。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的振型中常伴有扭转成分,底板易产生较大附加内力,从而导致底板局部破坏。在多维地震作用下,这种不利影响会更加突出。多塔楼结构的地震响应在之前的研究中均有所认识,但对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的振动特性及其在多维地震作用下底板的应力状态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本文以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为研究对象,输入多维地震动,比较分析不同体型形式的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的振动特性,并对结构底板的薄弱位置及底板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探讨。主要工作如下:1)分别介绍了结构多维抗震理论、隔震结构的发展与应用及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的研究现状;2)从理论上对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基本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进行介绍;并全面比较了等高对称塔楼、塔楼不等高及塔楼在底板不对称布置的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振型与自振周期特点;3)利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上部结构采取不同方式布置的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有限元模型,对结构的底板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底板在多维地震作用下各时刻的应力,明确了上部结构布置对结构底板应力状态的影响;4)对一典型的平面不规则大底板多塔楼隔震结构实际工程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该工程结构的底板在不同方向地震波输入下的应力状态,并根据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分析结果,得出结构底板的薄弱位置及其弹塑性发展状况;最后,根据这些计算结果,对类似实际工程的底板设计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对建筑节能的逐渐重视,结合我国近年来对建筑围护结构热桥的研究,本文采用试验室两种设备使用的测试方法,对这种试验方法以及夹芯墙混凝土柱处的热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
随着石化、冶金、电力等工业设备日益向大型化、重型化发展,以大型设备运输为主的大件运输已频繁出现。大件运输由于运送构件尺寸大,重量大等特点,势必会对运输沿线的公路设
学位
在自由曲面网格结构中,对节点形式的要求除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还要能够适应自由曲面网格复杂的定位与多变的空间几何关系。本文根据自由曲面网格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应自
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标志着“一带一路”由初步构想阶段向实际行动阶段的过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给建筑业
针对渤海湾海况设计的新型浅海重力式平台的抗震性能尚处于理论研究与设计阶段。目前,对于重力式平台的抗震性能已有初步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在预设地震波作用下水平位移
我国领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电力需求逐步扩大。输电塔线体系作为能源传送的载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正常工作是确保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我国作为地震频发的国家之一,地震导致的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现象屡见不鲜,严重阻碍灾后救援工作的开展。输电塔线结构作为典型的大跨越空间结构,其地震响应十分复杂,已有众多研究表明,进行此类结构的抗震研究时有必要考虑地震波空间变化效
层间隔震技术是近来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的减震技术,属于被动控制体系。该结构体系不仅能起到减震和降低造价的作用,还能有效地降低高层建筑的“鞭梢效应”,主要是用在一些基础隔
煤矿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煤矿资源的大量开采导致地面形成了大范围的采空区。随着对煤炭需求量的进一步增加,“三下”采煤(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活动逐渐活跃起
城市供水管网漏失事故是国内外供水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管网中发生漏失不仅对水资源和能源造成了浪费,同时还对整个管网带来供水安全隐患。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供水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