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傣医解药“雅解沙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闷慢凉)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血清总Ig E的影响,评价“雅解沙把”联合依巴斯汀片对慢性荨麻疹(闷慢凉)的治疗是否具有优势,同时探讨“雅解沙把”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闷慢凉)的作用机理。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依巴斯汀片,10mg,1次/日,玉屏风胶囊,2粒/次,3次/日;治疗组采用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依巴斯汀片,10mg,1次/日,傣医解药“雅解沙把”(百解胶囊),5粒/次,3次/日。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症状总积分、临床疗效、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指标、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血清总Ig E的变化,并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痊愈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痊愈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1%,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4周后两组在瘙痒程度、风团颜色、风团数目、风团大小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总Ig E的浓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为5.26%,对照组为7.89%,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复发率治疗组为20%,对照组为33.3%,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傣医解药“雅解沙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闷慢凉)安全有效,在降低血清总Ig E方面优于玉屏风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2.傣医解药“雅解沙把”治疗慢性荨麻疹(闷慢凉)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降低患者血清总Ig E的浓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