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乳头瘤病毒是世界范围内与恶性肿瘤相关的首要感染性因素。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目前大量研究致力于对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面临的问题在于细胞学筛查主观性较强,而HPV检测较之更为客观、灵敏,但是对宫颈病变的特异性较差,且HPV大多为一过性感染,只有很小一部分发展为宫颈癌,有研究表明HPVDNA整合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是否可预测发生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风险是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妇女宫颈HPV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来初步了解我院妇科门诊HPV基因型分布,评价TCT和HPV分型检测以及二者联合检测的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并研究HPVDNA整合状态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第一部分HPV基因型分布及探讨HPV分型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1通过HPV分型检测了解于我院门诊行宫颈病变筛查和诊治妇女的HPV型别及年龄分布,了解HPV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制定疫苗的预防政策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3研究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HPV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组织病理学的关系,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HPV分型检测在细胞学结果为ASCUS患者的分流作用。4研究液基细胞学和HPV分型检测联合应用在宫颈病变的筛查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第一部分选取2009.01~2012.09所有于我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病变筛查和诊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7209例行凯普21种HPV分型检测的患者的型别和年龄分布特征,年龄16-80岁,平均(36.3±9.8)岁。第二部分选取于我院行TCT或HPV分型检测者为研究对象,细胞学诊断采用TBS诊断系统,其中对细胞学结果大于等于ASCUS,或HPV检测高危型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对异常阴道镜图像者采取多点活检送病理。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将研究对象按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炎症,CIN1,CIN2,CIN3和宫颈癌组。结果:1在7209例研究对象中,HPV总感染率为52.74%(3802/7209),21种型别除HPV43外均被检出,感染率最高的型别是HPV16(18.26%,1316/7209),感染率最低的型别是HPV43(0.0%)未检出,感染前四位的高危型别依次为HPV16、58、52、18,而最常见的低危型别为HPV6。2研究对象中单一感染率为34.11%(2459/7209),多重感染率为18.63%(1343/7209), HPV在20-24岁组和50岁以上组的检出率最高,且不同年龄段感染率分布为双峰“U”型。3TCT预测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的灵敏度(SE)为57.61%(53/92),特异度(SP)为52.56%(82/156),阳性预测值(PPV):41.73%(53/127),阴性预测值(NPV):67.77%(82/121),误诊率:47.44%,漏诊率:42.39%,阳性似然比为1.21,阴性似然比为0.81,OR值=1.49。4HPV分型检测预测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的灵敏度(SE)为83.70%(77/92),特异度(SP)为26.92%(42/156),阳性预测值(PPV):40.31%(77/191),阴性预测值(NPV):73.68%(42/57),误诊率16.30%,漏诊率73.08%,阳性似然比为5.13,阴性似然比为2.71,OR值=1.89。5TCT联合HPV分型检测预测CIN2及以上宫颈病变的灵敏度(SE)为93.48%(86/92),特异度(SP)为12.82%(20/156),阳性预测值(PPV):38.74%(86/222),阴性预测值(NPV):76.92%(20/26),误诊率为:87.18%,漏诊率为:6.52%,阳性似然比(LR+):为1.07,阴性似然比(LR-):为0.51,OR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为2.10。6各级别宫颈病变中最常见的型别均为HPV16型。结论:就诊于我院的患者中HPV总感染率52.70%,感染前五位的型别依次为HPV16、6、58、52、18。其中位居前三位的高危型别是HPV16、58、52,为政府制定疫苗的预防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细胞学结果为ASCUS的患者中,病理组织学结果可以从炎症到宫颈上皮内高级别病变,甚至宫颈癌。HPV用于诊断CIN2及其以上病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较高,HPV分型检测可以作为ASCUS患者的分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复细胞学检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并可防止随访中高危人群的失访。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HPV的检出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而有增高的趋势。TCT联合HPV检测可明显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其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中起重要作用。HPV是宫颈病变及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原学因素,病毒持续感染可以导致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的发生。第二部分探讨HPV16DNA整合状态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相关性以及预测高级别宫颈病变发生的价值目的:目前的研究已明确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但大多数感染为一过性的,HPV分型检测筛查宫颈病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较低,而HPV16是最常见的型别,本实验目的为研究HPV16阳性者的病毒整合状态和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关系,以及HPV16整合型对CIN2及以上病变的预测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已明确病理学结果且为HPV16阳性的1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炎18例,CIN124例,CIN245例,CIN351例,宫颈癌27例。运用多重PCR检测165例患者剩余宫颈脱落细胞中HPV16DNA的E2、E6基因,PCR产物于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并通过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得到E2和E6的面积灰度值,通过比较E2和E6的面积灰度值来得到E2/E6的值,进而判断HPV16DNA在体内的整合状态。结果:1在炎症组中单一感染率为38.89%,CIN1组中单一感染率为45.83%,CIN2组中为68.89%,CIN3组中单一感染率为62.74%,宫颈癌中单一感染率为85.19%。将不同组别的HPV单一感染率进行统计学分析,χ~2=13.900,P<0.05,可见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HPV16单一型别的检出率逐渐增加。2在炎症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宫颈癌组中整合型(即混合型)的检出率分别为16.7%(3/18)、20.8%(5/24)、46.7%(21/45)、62.7%(32/51)、77.8%(21/27),将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整合型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χ~2=28.0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HPV16DNA整合状态诊断宫颈病变的灵敏度(SE)为60.16%,特异度(SP)为79.07%,阳性预测值(PPV):90.24%,阴性预测值(NPV):40.96%。其诊断宫颈病变有较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论:运用多重PCR扩增HPV16的E2和E6基因,并以E2/E6的比值可以作为判断病毒整合状态的指标,与宫颈病变的级别相关。此外,整合在HPV感染的进程中是一个早期事件,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整合的发生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