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水泥行业已处于严重的产能过剩状态。产能利用率大体上在70%至75%之间。汶川大地震及四万亿政策带来的过度投资,使四川水泥行业的形势更加严峻。国家先后出台了各种政策,以期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产能过剩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影响非常明显,包括毛利率下降、资产周转率减慢、资产负债率高企、销售增长率减缓甚至为负等。因此,本文拟选择产能过剩问题较典型的水泥行业,及表现尤为突出的西南地区的一家民营水泥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财务分析为基本方法并结合统计分析、非财务分析,利用官方公开的统计数据、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和笔者所任职的A公司的内部资料等多种信息来源,探讨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不良影响与治理对策。地处四川省某市的A公司是民营小型水泥公司。近十年来,在技术改造和资金投入、产品升级与质量管理、解决当地富裕劳动力、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和一定贡献。但从其近年会计报表看,2011年拆除老生产线造成巨额亏损,已处于资不抵债的被动状态,公司股东不得不追加投资;利息负担沉重;在销售收入下降的同时,毛利率有所提高,但管理和技术实力的不足仍需下大力气克服。与同行业中国有小型企业的平均值相比,A公司的毛利率较低、资产负债率较高、销售增长率较低,唯有资产周转率指标能够胜出。为了应对产能过剩,A公司目前和未来采取的做法主要有:产品升级与品牌借力、关闭立窑与节能降耗、积极筹备兼并重组、谋划未来的转行转型。这些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通常,一谈到产能过剩,人们更习惯于从宏观的视角出发。本文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有一定新意。本文在第二章将首先介绍产能过剩的概念;其次,评论学界对于产能过剩的成因和解决对策的理论分析,包括“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种流派;再次,介绍新近出现的“碳交易方法”;最后,概括产能过剩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第三章是对水泥行业的财务分析。在描述我国及西南地区水泥行业的基本情况后,总结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介绍国外应对产能过剩的对策,以及国内实务界提出的四种对策。之后,笔者拟分别采用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和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分析水泥企业的若干财务指标。第四章是对地处西南某市的A水泥公司的财务分析。在介绍了A公司的基本情况后,对其近年财务报表进行了较全面的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最后,讨论了该公司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上采取的各种办法。第五章是对全文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