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蕴含着着深刻的素质教育意义。这一经典理论对教育的发展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与应试教育的比较中,素质教育正在艰难地向前推进,实际上,其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正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学校教育这一实践层面的具体化。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不仪能帮助我们从社会发展大局的宏观视角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本质层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现实根源、根本任务、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而且还能为我们分析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排查相关的原因和探寻现实的出路提供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启迪。
在应试教育的汪洋大海中,丧失了教育本真精神的基础教育为越来越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所误导。“文凭情结”日趋浓厚的社会用人制度为基础教育的极端应试化倾向提供了最直接的依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现状所必然导致的激烈争夺,致使一切高尚的教育原则由于判断标准的简单化而渐渐被淡化以致淡忘,招生考试制度的缺陷以及由此派生的扭曲的教育政绩观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备受制约,先进教育理念的普及由于理论研究的薄弱而遭遇重重阻力,从教者自身素质的欠缺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有参与平台、人人有发展机会”的发展性、开放性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是引导社会更新人才观念、推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社会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并进行结构性调整是素质教育加快发展的首要资源载体,进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是引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前提,结合发展实际,加强理论研究是实现基础教育变革的先导性工程,素质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归根结底取决于从教者是否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