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价值的法理学分析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ale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界对身份的流变及身份权等与身份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但是对于身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述还不够系统,无法解释身份的真实面目和实质价值。现代社会中,身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特权思想的延续,反而成为某些群体诉求共同利益、表达心中共同期望的一种符号象征。法律因公平正义的形象被这些身份群体所青睐,因而他们的诉求常常成为表现于法律之上的某种诉求。现实的种种迹象表明,身份对法律的影响不容忽视。法律对身份的探讨,既是对现实的回应,也是法律自身发展的需要。   本文从三个部分阐述身份的价值,从历史流变的角度阐述身份的发展进程以及身份在不同时期的特征,从而分析身份在不同社会中所具有的正负价值,进而论证身份在现代社会中的正价值的印证。   第一部分,身份的流变。本文从身份的概念入手,通过中外现存的身份的定义总结出身份的大体涵义;接着论述身份从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又到现代社会的转变,身份从作为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到逐渐被契约所代替并被限缩与亲属家庭领域,又到作为从实质上实现公平正义的工具,在这些阶段中身份体现了不同的特征。   第二部分,身份价值的辩证考量。在对身份的内涵和在不同社会中的形态和特征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身份的价值进行全面分析,得出了身份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正负价值。   第三部分,现代社会身份正价值的印证。理论研究的目的最终是指导实践,在总结了身份的正价值的基础上,将身份纳入法律的视野,以身份权和身份契约为例对身份的正价值进行深入考察,论证身份可以实现实质正义、平衡社会中的各方利益,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从而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完成了对身份的概念、历史演进、特征,对身份正负价值以及现代社会中身份正价值的印证等基本理论的展示,希望通过对身份理论的研究能够使学者们更加关注身份制度,并在法律中对其方方面面予以完善。
其他文献
抽象行政行为是当今各国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是行政法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现行法律体制建立了多种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途径,但实际收效
信息刑法语境分析其实是指“信息犯罪的刑法语境分析”,本文强调信息法益,研究以信息法益定义的信息犯罪,与具有浓厚犯罪学色彩的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等用语相区分,分析进路
学位
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审判程序可以说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核心,审判原则又为具体的审判程序的设计与运行提供指导与保障。不间断审理原则作为一个与公开审理原则、直接言词原则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民的土地被国家大量征用,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特殊国情的制约下,再加上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征地制度、就业制度
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申请注册期间商标的保护问题。目前,我国相关法律中关于该时期商标的保护很不完善,理论界对此问题关注也较少。申请期间商标是是注册商标的必经阶段,
我国的行政法学界对行政事实行为的理论的价值,分类和救济问题都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是行政事实行为的内涵与外延如何界定,对其造成的损害如何救济,甚至被称为立法以及司法实践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