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视角下的社区商业建筑设计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n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重要层次,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商业服务和邻里交往的空间。近年来大量的住宅社区开发的误区是把社区商业作为住宅的附加产品而专注于住宅小区内部自身的要求,较少考虑其对于社区和城市的作用和意义,以致出现了整体社区既重复建设又配套不足,导致在居民生活不便的同时商业经营状态也令人堪忧;另外方面,社区商业设计重物质、轻社会,出现唯物质化和唯视觉化的倾向,对于社区商业作为城市环境行为场所体系的方面还亟待研究。   本文以城市生活作为切入点,运用大量实例,一方面,剖析城市社区的商业规模、建筑形态、物业分布等物质形态方面作为活动空间体系的作用,另外方面,分析商业的社会文化方面在提供商业服务、社会交往、社区文化等作为环境行为场所体系方面的独特意义,而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城市生活体系。   本文从城市生活的本源出发剖析社区商业建筑,在肯定其作为社区配套建筑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社区商业在城市公共生活中担当的重要角色。社区商业是社区空间和城市空间的中介,更是沟通个人的社区邻里关系和城市生活的纽带,从这个方面出发提出社区商业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应当基于地区和社区居民整体的特点,并结合城市的商圈和公共生活体系条件,设计出以人为本、邻里和谐并整合入城市空间体系的社区商业建筑。  
其他文献
文德路曾是广州的文教中心,至今仍保留部分传统城市空间的印记。文德路街区中的历史建筑和遗迹数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州市富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商业街区之一。如今,文德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古老宗教,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阴阳五行家、道家、儒家学说,构成内容复杂的道教神学。道教建筑随道教的形成而出现。
传统校区是高校历史文化的载体,有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场所精神,正是这种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新校园建设,必然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学的整合、重
行宫是帝王出巡过程中日常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必需场所,我国对行宫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然而学界对于清代行宫的研究,或着重于研究行宫单体,难以成系统地反映清代
南方是一个夏季高温多雨的地区,在建筑表面降温方面利用被动蒸发冷却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建筑屋顶铺上一层加气混凝土作为蓄水材料,天然降雨后,加气混凝土吸收大量水分,在太阳
城中村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的复杂现象,从其产生到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情。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城中村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关于城中村的评价也从最开始的一片劣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