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的强度与断裂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hi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各种高层建筑、超长、超高、超大型混凝土构筑物,以及在严酷环境下使用的重大混凝土结构不断增加,对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等优点的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HPC存在脆性高、耐火性差,在高温下易爆裂,强度损失严重等不足,导致火灾中构件的承载能力迅速丧失,建筑物坍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有关HPC高温性能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近几年才展开,正在探索,研究有限。因此,研究和完善HPC高温性能对实际工程和火灾后HPC结构损伤评估及其加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1011024-2)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278325),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综合叙述了HPC的发展历程及其高温性能的研究状况。(2)对标准养护的HPC试件进行了火灾模拟试验,并对试件在高温作用下的试验现象、高温作用后的表观特征及质量损失率进行了认真地观察和统计,为灾后建筑物的损伤评估提供实验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3)HPC在高温作用下烧透时间的测定。通过对内置热电偶HPC试件的高温试验,测定了100mm立方体和150mm立方体试件在不同高温(100℃,200℃,300℃,400℃,500℃,600℃,700℃,800℃)下的烧透时间,为以后HPC试件的高温试验提供依据。(4)HPC高温作用后的强度试验研究。通过对C40HPC试件在常温和不同高温(100℃,200℃,300℃,400℃,500℃,600℃,700℃,800℃)不同恒温时间(2h和3h)的情况下以及不同高温(100℃,200℃,300℃,400℃,500℃,600℃,700℃,800℃)烧透的情况下对其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HPC的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HPC的强度随着经历温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会出现局部回升现象。(5)HPC高温作用后的断裂性能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测定HPC在高温前后的断裂性能,分析了HPC起裂韧度、失稳韧度、断裂能和特征长度等参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模拟试验,对硼酸腐蚀钢筋混凝土的过程进行了基础性研究。研究分别得出了混凝土性能、钢筋性能及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在硼酸腐蚀条件下的变化情况,以微观分析试验研
斜交网格体系是将建筑造型和建筑结构完美结合的新型结构体系,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高层建筑中。在斜交网格体系中,梁柱节点的构造和受力性能的研究是重中之重。但是,目前
在目前的焦化废水处理中,主要是以生物处理单元为主的多单元处理工艺,但其处理效果,大多都是不达标的,运行费用往往也很高。 由于焦化废水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
发挥桩间土承载力是近几十年来的地基基础工程研究中的热点,受到国内外工程界的关注。发挥桩间土承载力的设计方法主要通过加大桩间距来实现的。  对于这种设计方法,目前仍然
土层锚杆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工程加固技术,现已成为用来解决岩土工程稳定性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锚杆作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现阶段对锚固系统的力学作用机理还没有
深受弯构件是指跨高比0l/h(27)5.0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其受剪影响因素众多且受剪机理复杂,与一般梁有显著不同。其抗剪计算方法分为两类:一类称为“机理模型”,主要通过优化“
斜卷边冷弯Z形薄壁钢檩条通过在上下翼缘采用不同宽度的技术,可以实现檩条和檩条之间通过嵌套搭接达到多跨檩条连续的目的,从而大大地减小了檩条挠度,使得檩条可以有更大跨度,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安全系数结构设计法逐渐被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结构设计法所替代,但由于种种原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筑物的初步设计仍采用的是单一安全数K的老规范,因此
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在花岗岩残积土上的高层建筑做筏板基础的方法,但当柱距较大时用筏板基础会造成底板很厚或基础梁很大,不经济。对于这种情况,工程设计人员采用了墩+筏板基础
作为无机保温材料的典型代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在围护结构内外保温上的应用迅速增加,其性能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  耐久性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