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党和人民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党中央提出,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而,和谐社会的建构离不开制度之公正、结构之合理、也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格的构建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最具根本力量的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动主体,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和目标,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和谐人格是非常必要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同时也在日渐庞大的群体,随着现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这部分特殊群体的人格培养尤其要采用特殊的培养方式,此乃我们长谈的特殊问题特殊对待。尤其是在今天物质文化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更是要注重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格教育的培养培养。之所以选择独生子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他们是今天社会更是是未来社会中很有意义和具代表性的群体;其次,独生子女大学生优越的家庭背景,时代潮流下的种种冲击,造成部分大学生的人格扭曲、性格迥异,呈现出百态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发人深思和考究;最后,这部分群体是未来祖国美好事业的建设者以及富国强民重大任务的承担者,因此,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研究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第二章首先从概念入手,从多个方面对人格及和谐人格进行界定,重点对“和谐人格”这个概念进行了分析;第三章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现状,列举出独生子女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中出现的不利因素,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旨在强调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和谐人格的重要性;第四章把独生子女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目标作为论题,即提出问题;第五章,着重分析了独生子女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分别从家庭因素、校园环境、社会实践三个不同领域和角度,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特殊群体,有侧重点的进行研究,从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第六章是全文的最后一个章节,通过前面几个章节的分析和探讨,得出了独生子女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得到家庭的重视,高校教育的关注以及社会力量的帮助和我们不断努力,最后作者针对问题的存在性,有意向的提出了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方法和途径。全文以和谐人格为基调,以独生子女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笔者分析和研究,旨在强调人格培养尤其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培养须以理论为依据,结合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注重道德修养、强化自身技能水平,认真落实政策法规、着实加强自身建设,最终实现人类和谐,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