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植骨融合内固定已被认为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金标准,但术后邻近节段退变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在此背景下,非融合技术应用于临床。目的:回顾性分析和对比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和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资料,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及末次随访邻近节段退变。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室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经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28例,采用椎管减压结合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观察组,Dynesys, A组,14例)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对照组,PLIF,B组,1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月、3月、6月、12月及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0DI评分)并且收集术前及随访时腰椎正侧位片及动力位片,采用White邻近节段退变判断标准,评价末次随访影像学ASD,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SPSS17.0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8±3.4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月、3月、6月、12月及末次随访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OD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影像学ASD 1例;对照组邻近节段影像学退变者4例,观察组末次随访ASD发病率更低,两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相比于传统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近期临床疗效相当;可提供腰椎稳定性,改善临床症状;2、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能保留运动节段部分活动度,明显降低影像学ASD发病率,临床上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可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