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违约互换在企业债券发行中的方案设计及估值分析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企业债券采取商业银行担保的发行方式不但将信用风险不断地聚集到银行体系中,而且也阻碍了我国企业债券的市场化发展,严重地束缚了企业债券的直接融资功能。2007年11月,中国银行业监督和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出于防范商业银行风险的目的正式发文要求商业银行全面停止为企业债券的发行提供担保。但我国企业债券最主要的投资机构——保险公司由于政策限制而不能投资无担保企业债券,故目前企业债券的发行面临着由于投资者缺失而造成的难以发行的尴尬困境。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债券发行难问题,提出将单名信用违约互换(Single-name Credit Default Swap,CDS)与企业债券进行捆绑发行的建议,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化发行提供了一种实用解决方案。随后本文就方案从各参与方、政策和法规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分析表明当前在我国推行信用违约互换业务符合参与各方的需要,可以通过先期试点的形式在国内开展。   此外,本文使用离散时间模型对当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互换的价格——CDS利差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印证了现阶段在我国推行信用违约互换业务正恰逢其时。实证分析结果证明:(1)商业银行为企业债券发行提供担保的行为使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大量汇集于银行体系中;(2)推行信用违约互换业务可以缓解商业银行多年来所累积的为企业债券发行提供担保所带来信用风险;(3)现阶段商业银行停止为企业债券提供担保后,企业债券发行主体间信用评级的差异将扩大CDS利差,从而为推行信用违约互换业务创造市场发展良机。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和东亚形势变化,东亚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在此背景下,有密切经贸关系的中国内地和港澳台的经济合作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台港澳地区是
客户关系时代的来临,使得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受到空前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在商业银行中的运用具有其在一般企业中的普遍性,也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本文从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的理念
金融市场中的交易量和收益率的关系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课题,但由于这种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理论支持的缺乏,目前研究并无定论。本文正是从过度自信角度寻求对它的一种解释,投资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已经步入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传统资源不再因其稀缺性而成为组织间竞争力的决定性资源,而知识因其价
本文从货币危机的产生原因和主要特征入手,分析了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被卷入危机的各种渠道,尤其是中国现在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发生货币危机的各种可能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渐增加,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与日俱增,而品牌作为服务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实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变得更加重要,打造强势品牌成为我国服务业长期发展中的必要手段。但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品牌,尤其是服务品牌的研究大多局限在管理学、信息学等学科,少有人从经济学角度对服务品牌进行探索,很多结论也存在片面性或有一定的争议。在此背景下,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