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下血竭蜈蚣油贴补治疗创伤性膜穿孔的临床观察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应用血竭蜈蚣油药膜贴补治疗创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血竭蜈蚣油治疗创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机制,评估血竭蜈蚣油贴补疗法在创伤性鼓膜穿孔愈合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创伤性鼓膜穿孔提供新方案、新思路。  方法:临床观察。将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创伤性鼓膜穿孔病例,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药膜组、油膜组,再分别根据药膜组和油膜组中鼓膜创伤穿孔面积的大小分为:Ⅰ型(穿孔面积/紧张部面积≤25%)、Ⅱ型(25%<穿孔面积/紧张部面积≤50%)、Ⅲ型(50%<穿孔面积/紧张部面积<100%)。药膜组用血竭蜈蚣油贴片贴补,油膜组用单纯油剂贴片贴补。每天耳内滴药(药膜组滴用血竭蜈蚣油,油膜组滴用注射用甘油),每周换药一次并耳内镜下观察鼓膜的情况,观察期限为60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显示:药膜组和油膜组经过治疗后分别有3例、13例未愈,愈合率分别为94.5%、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膜组和油膜组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5.48±7.64)天、(24.5±8.03)天,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膜组和油膜组在治疗过程中感染率分别为9.09%、25.45%,经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药膜组和油膜组无论病程在7天内或超过7天,愈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膜组和油膜组无论是直接损伤还是间接损伤,平均愈合时间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竭蜈蚣油能够提高创伤性鼓膜穿孔的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降低感染率;且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经济安全、无须住院、减轻患者负担。
其他文献
为筛选出优质的旱地番茄品种,通过对收集的15个番茄品种进行田间栽培试验,且栽培过程中仅在定植时人工灌溉予以缓苗,其余生长期利用天然降水完成其生长.采取成熟期各品种同一
目的:评价“滋水涵木”法针刺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2例肝肾阴虚型围绝经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
  研究背景:褚玉霞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河南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4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擅长治疗妇科经、带、胎、产及各种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