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研究是基于实地调查和服务参与所完成的,李安宅认为边疆工作主要是社会工作,应该用社会工作这种“软中有硬”的功夫来建设边疆。在具体实施边疆社会工作时,首先要明了边疆社会工作面临的困难,李安宅分别从边疆自身和外界分析了当时边疆社会工作已经存在和将会遇到的困难。基于困难分析,李安宅对边疆社会工作者和边疆社会工作机构提出了相应的能力要求,以应对困难。在谈及边疆社会工作的实施方法时,李安宅认为做好边疆社会工作的行政工作至关重要,其次还要注重提升边疆社会工作者的福利待遇,遵循研究、服务、训练三者结合的工作原则。同时还可以从医药救助入手来获取边民对边疆社会工作的认可,进而帮助边疆改良生产技术,提升边疆的物质生产水平。最后李安宅还强调,边疆社会工作的所有行动都可以统一于边疆文化团,边疆文化团以开展服务为主要活动方式,帮助边民启发创化未来的力量。通过分析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思想,可以发现其理论并不只局限于教科书式的说教,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直白而深厚,并且还极具有人文情怀。社会工作是兼具助人技艺和助人情怀的专业,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思想不仅蕴含着服务民族地区、帮助少数民族民众发展自我的指导理论和方法,而且还体现了一位学者建设边疆、热心助人的情怀,这也正是其边疆社会工作思想的价值所在。虽说“边疆社会工作”的话语陈述已转变成了当今的“民族社会工作”,但经由社会工作来促使少数民族民众福祉提升、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期望是共同的。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已较民国时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民族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研究和福利服务开展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我们仍需探究有益于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实施的指导理论。除了可以参考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来发展我国的民族社会工作外,还应该从我国本土的社会工作研究中,找寻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思想指引和实践情怀。在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思想启示下,当前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仍不能忽视政府主体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政府主体应该制定民族社会工作开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做好社会工作行政,同时组织、协调民族社会工作整体事务的运行,引领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其次,要着重培育能适应多样民族社会环境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并且提升民族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福利保障,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地区的社会福利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价值。在具体实施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并理解他们的福利文化意识和接受帮助的行为,怀有“以人为本”的助人情怀去开展民族社会工作。同时政府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还要注重供给“增能发展型”社会福利服务,来提升少数民族民众的社会生活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最后,还要秉持“研究、服务、训练”三者合一的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理念,促使民族社会工作实现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