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红主要性状遗传表现研及杂交品系初选

来源 :北京农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ter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是我国城市环境布置和园林绿化美化必不可少的材料,但目前应用的一串红以红色低矮品种为主,花色、株型等性状较为单一,且应用中的品种多来自国外,我国自育品种较少,因此培育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优质、新颖的一串红品种已经迫在眉睫。杂交育种是培育花卉新品种的常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国内一串红杂交育种研究尚处于基础阶段,亲缘关系分析、基础遗传规律及遗传表现分析、杂种优势分析等研究报道均较少,更增加了一串红育种工作的难度。本试验以’彩铃红’、’红粉佳人’、’白马王子’、’橙香公主’、’展望紫’、’展望红’、’展望淡紫’为试验材料,首先对一串红杂交育种工作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彩铃红’、’红粉佳人’、’白马王子’、’橙香公±’、’展望紫’为试验材料进行Griffing1完全双列杂交,对20个杂交组合的杂种F,、F2代的主要遗传性状表现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对’彩铃红’多分枝性状进行了F1代回交检验和F3代进一步检验,同时结合育种目标和层次分析法分析从大量F2代群体中选择花色、株型等综合表现好一些株系。试验中还运用了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一串红品质影响最大的株高、盛花期、透色期和花轮间距进行了遗传模型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严格的自花授粉是一串红温室种植的主要授粉方式,虫媒、风媒有助于授粉。一串红小花花冠长度在未达到花萼长度的1/2时柱头已具备可授性,之后柱头可授性随小花开放逐渐上升,在小花伸出花萼正常开放前后最强,开放后逐渐下降。凉爽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更适宜一串红杂交育种工作的进行。一串红止反交结实率差异较大,以自然结实率较高的品种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结实率相对更高。2、F1代花色同一组合内未发生分离,且F1代整体只出现深紫红色和红色两种花色,表现出紫色对对玫红色、白色、橙色、红色的不完全显性、红色对玫红色、白色、橙色的完全显性。从F1代遗传变异上看,叶面积性状则表现出遗传差异中等,其他性状均表现为遗传变异较小,F1代群体除叶面积性状表现参差,其他性状均指标表现均较为整齐。F1代超亲个体均大量出现,超低亲现象最显著是第一对真叶期、现蕾期、透色期和盛花期性状,F1代整个物侯期较亲本显著提前。茎秆粗、花序长、花轮数、株高、花梗粗、花序轴粗等性状均出现大量的超高亲个体,有利于一串红观赏价值和品质的提升。而现蕾时节数、株高、茎节间距、花序轮间距的杂种优势则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一串红的观赏性或者不利于生产应用。综合各组合的表现,笔者认为’红粉佳人’X ’展望紫’、’彩铃红’ X ’红粉佳人’、’展望紫’ X ’红粉佳人’、’展望紫’ X ’橙香公土’4个组合在F1代综合表现较为优秀,具有较高品质。3、F2代花色出现广泛分离,不同组合表现不同。F2代出现7种新颖花色,分别是淡紫色、紫红色、淡粉色、红白复色、粉白复色、玫红白复色和紫白复色。20个组合中,分离最广泛的杂交组合式是’橙香公主’与’展望紫’、’白马王子’与’展望紫’。综合F2代花色表现,推测’红粉佳人’基因型为PPwbbeerrLLIntInt,’彩铃红’基因型为PPvvbbeeRRLLIntInt,’橙香公主’基因型为PpwbbeeRRllIntInt,’白马干.子’基因型为ppwbbeeRRLLIntInt,’展望紫’基因型为PPVVbbeeRRLLIntInt。新产生的紫红色基因型为PPVvbbeeRRLLIntInt,淡紫色的基因型为PPVvbbeeRRllIntInt,淡粉色基因型为 PPwbbeerrllIntInt,带紫晕的 白白色基因型为 ppwbbeeRRLL IntInt。而最终花色基因型的确定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试验验证。整体来看,F2代与F1代在多个性状上差异均十分显著,F2代第一对真叶期、现蕾期、透色期、盛花期均较F1代推迟,抽穗叶片数均较F,代增加,茎节间距变短,株高明显较F1代增加,小花数目变化差异不显著或有小幅度增加、花序长度较F1代显著变短,花轮数目变少,花轮间距变短,叶面积延续了F1代的杂种优势,叶子长宽比较F1代下降,叶形更倾向于长形。从衰退上看,总体F2代整体生长势和观赏性弱于F1代。F2代茎节间距、茎粗、小花数、花序轴粗、花轮间距、叶面积这6个指标的正向或者负向衰退均有利于生长或观赏价值的提高,但其衰退值较小;其他9个指标表现出正向或负向衰退则会降低观赏价值和品质。从遗传变异频率上看,F2代中,现蕾期、透色期、盛花期、茎粗、小花数、叶子长宽方面变异幅度相对较小,遗传变异情况相对稳定,而其他各性状F2代都比较容易发生广泛分离。4、’彩铃红’多分枝性状相对’非彩铃红’少分枝性状为隐性性状,且多分枝性状由两对基因核控制,只有当两对基因均为隐性且重叠互作时,才表现出’彩铃红’型,且经过F2代分离得到的’彩铃红’单株株型能稳定遗传。5、选育出玫红色、白色、橙色、紫色、紫红色的多分枝’彩铃系列’株系。选育出淡粉色、红白复色、粉白复色、玫红白复色和紫白复色品种的新颖花色株系选育出淡紫色、紫红色、玫红色、红色、橙色、白色、紫色的不同株高的综合性状表现优秀的株系Ⅰ级27株、ⅡI级149株、Ⅲ级169株6、利用植物主基因+多基闵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分别对株高、花轮间距、花序长和盛花期进行遗传模型判定。结果显示株高和花轮间距性状都符合E-6类等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盛花期性状的遗传模型符合E-5类,为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花序长性状的遗传模型符合D类为两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原油资源储存格局的不均衡和原油在国家经济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原油贸易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进而凸显了原油运输网络的重要性。原油运输网络不仅对国家经济影响巨大,对全球经济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原油运输网络的抗毁性和未来演化方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系统的阐述了复杂网络和演化博弈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分析了全球原油储量格局和原油供需格局,构建了原油运输有向加权网络,并对其拓
自从激光器技术的问世,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聚焦、反射、散射等线性效应外,对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作为最早被发现的非线性效应,传统光源激发二次谐波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已经日趋成熟,近年来,随着对具有特殊偏振结构的矢量光场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作为光源激发的二次谐波效应也引起了诸多关注。矢量光场由于其特殊的偏振态分布和焦场特性,在光学微操纵、非线性光学、表面等离激元学
第一部分70kVp CT全脑灌注成像的可行性研究目的评价 70kVp CT 全脑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usion,CTP)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急性梗死的诊断准确性;同时评价从70kVp
图论(Graph Theory)是以图为研究对象,是数学界研究的一个分支。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图论成为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物理及化学等众多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对图论进行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代数和图相结合,为此人们引进了各种矩阵,通过研究这些矩阵的特征值的性质来反映图的性质。图的矩阵特征值及其重数称作图的对应矩阵的谱,主要包括图的邻接谱、拉普拉斯谱、距离谱、距离(无符号)拉普拉
教科书是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以及学科知识相融合在一起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工具。近年来,台湾与大陆沿海地区的交流
目的: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以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为特点,且对青少年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成长发育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目前青少年抑郁障碍
小麦全蚀病是造成各地麦区大量减产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其传播速度快,破坏性强。目前,施加化学农药是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其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这使得微生物制剂防治该病害成为了新的选择。本研究从健康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并筛选小麦全蚀病菌的拮抗细菌,研究其在离体和活体实验中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抑菌活性,优化拮抗细菌的发酵条件,探究其抑菌谱,并初步研制拮抗细菌相关可湿性粉剂。本项研究为
矿山生态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尾矿库的堆积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加剧。植被恢复是开展矿山环境污染治理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最为有效、可持续的方法。矿区土著植物是矿山环境植物修复的最佳选择,了解矿区土著植物对矿山环境的修复能力以及与土壤之间相互关系对矿山生态修复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针对干热河谷气候条件下铅锌尾矿库区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问题,以川西干热河谷区汉源县唐家铅锌尾矿库区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
在现代汉语中,因果表达的形式丰富多彩,而关联词的应用是最普遍手段,“因为”作为因果关联词引导的因果句被广泛地探讨研究。“因为+谓词性成分+的缘故/原因/关系”这种表达
风光互补海水淡化成为人类淡水危机的重要解决方案,对其系统进行综合监测有利于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本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设计开发风光互补海水淡化设备监测系统,提高系统运维准确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首先对项目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进而对监测系统进行具体的需求分析。对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确定站内监测与集中监测协同的监测方案。对系统通信方案、安全性评估方案、数据库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