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副词“偏”与“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中,“偏”与“就”是两个使用频率高、用法复杂的词,作为语气副词,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历时与共时结合的方式对语气副词“偏”与“就”进行考察,在历时层面上,主要运用语法化理论考察二者的语法化历程,并对其机制进行分析比较;在共时层面上以三个平面理论为框架,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上对二者进行分析。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个部分:语法化方面,主要从初始、发展和形成三个阶段来考察“偏”与“就”在语法化过程中的特点,“偏”的虚化源头是形容词,本义表示“头偏”,在逐步虚化的过程中,由形容词演变为副词,最后虚化为语气副词。而“就”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本义表示“接近或到达某处”,在虚化的过程中,动词的功能逐渐弱化,最后虚化为语气副词。形成机制上,主要从句法、泛化、隐喻和主观化四个方面来分析“偏”与“就”语法化的动因。句法功能方面,“偏”与“就”都可以位于句首或句中,在句中做状语,可以和能愿动词连用,当它们表示“态度坚决”或强调语气时,有时可以相互替换使用。在和其他副词连用与合用的句子中,“偏”更多地与表示转折的副词合用,而“就”不仅可以和转折的副词合用,还可以和表示肯定语气的副词连用。通过比较发现,“就”的句法位置更加灵活多变,受约束的条件更少,不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使用的范围都更广一些,适用的句式也更多一些。语义功能方面,“偏”与“就”有很多相似点,在语义解释上它们都可以表示“态度坚决”,表达强调语气;情态传达上,“偏”与“就”都可以表示强调情态和逆转情态;在语义辖域方面,“偏”与“就”都可以位于句首管辖后面的整句话,还可以位于句中管辖相邻的谓语成分。但是“就”在语义和情态传达方面,都比“偏”的内容和功能要丰富,不仅可以表示强调语气还可以表示将就语气,在句中管辖范围更广语用功能方面,“偏”与“就”作为语气副词,都可以表示强调语气、辩驳语气和诧异语气;句类分布方面,“偏”与“就”都可以分布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偏”与“就”作为焦点敏感算子时,在语音上都要重读,语义上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但是“就”还可以位于反问句和感叹句中,作为焦点敏感算子时它的句法位置更加灵活,可以位于句尾,语气更加虚化。
其他文献
今天 ,法之所以能成为我国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权威规范 ,是基于法律本身具有的良正素质和社会对法的内在需求、强烈呼唤 ,即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在理论上 ,法律权威的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即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急剧上升,2011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公布
银质针治疗慢性膝关节痛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王福根,李信玉,侯京山慢性膝关节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中老年居多。其原因除半月板病损、交叉韧带损伤、髌股关节软骨软化症、关节内
企业集团是规模化生产、市场经济发展至高水平的必然产物,在创建市场经济体系中应该组建企业集团,利用企业集团在效率、质量和体系上的优势实现加速发展和对危机的有效防控。
从历史的角度概括沈阳的城市文化发展过程。包括以新乐文化为基础的史前文化,以多民族融合为背景的民族文化,以清朝满文化为主体的盛京文化,以及现代工业文化。
<正>随着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日益重视,但目前临床上常只注重针对肢体功能的康复治疗,而忽视对躯干能力的控制,致使部分患者整体康复疗效欠佳[1]。因此,
传统村落旅游作为新兴产业,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由于发展迅速以及发展过程中保护意识的缺失,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遇到了瓶颈。为研究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经济
公共图书馆是公民终身读书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学校。介绍了包括英美在内的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阅读推广活动,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
自国际分工理论创立以来,国际分工实践上经历由产业间的国际分工到产业内的国际分工,再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伴随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国按照其制造业竞争力分布在
我国的公务员考录从1993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开始,起步较晚、发展不充分,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公平性的问题。随着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攀升,人们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