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一带一路"战略被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对中国而言,"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能够加强中国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可以通过能源合作有效地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面对能源,特别是稀缺能源的重要性不断突出,具有丰富资源的国家或地区不仅仅需要通过出口能源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更需要考虑到能源出口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资源短缺的国家或地区正在尝试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可以稳定为其供给能源的源头。中亚五国和中国正分别扮演者能源丰富地区和能源紧张国家的角色。中国政府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国和中亚五国的能源贸易和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文中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提供的数据,通过统计描述和对出口相似度、显性比较优势、贸易结合度、贸易特化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的计算,研究了中国与中亚五国能源贸易现状及双边在能源产品上的互补性及竞争性;并通过计量模型,对双边能源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双边能源贸易,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借此推动双边能源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具有现实意义。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在中亚五国的能源贸易中多数年份呈现贸易逆差,并且哈萨克斯坦为中国的主要能源贸易伙伴。在能源产品方面,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依次为原油、天然气、石油。双边能源贸易的互补性较强,并呈现逐渐日益加强趋势,同时竞争性较弱,并日益趋于缓和。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能源贸易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计量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国能源使用量、双方经济水平差距、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扶持力度及国际价格波动水平对双边能源贸易的发展具有正效应,上一期能源贸易水平具有负效应。但具体到各个国家时,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有所不同。文中在对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建立政策制度、依靠资金扶持、帮助社会稳定和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四个方面入手,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