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23388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教育面向的对象主要是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衡量标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逐渐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但是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仍处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边缘化。目前,在体育学院开办特殊教育专业,以培养残疾人体育教育工作者为目标的,国内只有天津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和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这五所高校。随着国际教育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讨研究面向新世纪的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我国特殊教育(体育)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还没有国家统一编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教学大纲)。因此5所体育院校只能根据所在地区残疾人特点和本校实际情况,自行编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不仅能够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水平,而且也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美国作为世界经济、教育发达国家之一,其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截至2006年,美国在特殊体育师资培养上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自下而上的人才体系,美国在特殊体育师资培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先进课程理念,对我国5所体育院校特殊体育师资培养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中美两国特殊教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对比分析中美两国课程设置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探讨,以此为我国特殊教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1.传统课程观念影响了课程设置;2.课程结构比例安排不合理;3.对有关残疾人体育方面的课程设置不多;4.专业课程设置中体育教育类课程较多针对我国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1.人才培养目标要准确定位,以“复合型”和“应用型”特殊体育人才作为基点;2.课程设置要积极主动迎合并适应特殊教育学校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3.在课程设置中要多开设一些矫正体育、适应性体育和发展性体育类的内容;4.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特色课程;5.重视和提高选修课程的地位,提高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和灵活度;6.建立并制定全国统一的特殊体育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其他文献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从中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呢?在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
记得有人曾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要说:“班主任就是这个事业中最靓丽的一抹色彩。”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对班级管理有些体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作为班主任应练好以下“五功”:  一、自身素质功:人格魅力的源泉  班主任工作是优秀班集体建立、发展、成熟乃至最后达到育人成功的核心力量。一个班集体建设是否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成功与否很大意义上取决于
1、石灰的选择选择优质石灰要从如下的两方面入手:1)、目测 通过目测可以看到大块呈洁白或略带微黄色,外表没有风化的为优质石灰块。
【正】2013年5月20—23日,伊之密第八次在广州琶洲展馆盛大举行第27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简称CHINAPLAS 2013国际橡塑展)。本次展会伊之密取得超过预期的效果,品牌
学生学得苦,教師教得苦,校长管得苦,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却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这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学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学有没有效益,并非取决于教师教的内容多,学生做的作业多,教学占的时间多,也不能简化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或“教得认真,教得细致”,而是看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得好不好,会不会学,是否有效促进了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做好课前准备,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深挖教材,吃透教参,以课后题为
【摘 要】为丰富农牧区小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词语,词语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字、句、段、篇”教学的桥梁和纽带,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亦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如今,农牧区小学新课改字词积累的多与少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与低,而听、说、读、写的能力正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的高低。因此,合理使用新课改理念,从低年级抓起,使学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