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作用及其调节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m17207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的迁移和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atherosclerosis, AS)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中起了重要作用,其表型转化是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先决条件。表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 EETs)是花生四烯酸经P450通路的代谢产物,被认为是内皮衍生性超极化因子,可使VSMC超极化,从而诱导冠状动脉舒张并降低黏附因子的表达。可溶性表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 sEH)可催化EETs水解为相对无活性的二羟基衍生物,使EETs丧失其血管保护的生物活性。研究报道sEH特异性抑制剂可明显降低由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高血压和心肌肥厚,减轻AS斑块的形成。但是,sEH在人体AS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达变化及其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前期实验结果发现在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斑块的VSMC中sEH表达升高,提示与AS病变的早期病变有关。本课题通过在体及细胞实验研究sEH在VSMC中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旨在揭示在AS发展中sEH的作用,为sEH抑制剂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  我们首先用血小板衍生性炎症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B, PDGF-BB)处理原代大鼠VSMC,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蛋白印迹法发现PDGF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上调sEH蛋白的表达水平,而对sEH mRNA水平没有影响。通过瞬时转染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研究发现PDGF并未增强sEH基因的转录活性,说明PDGF不是从转录水平上调sEH的表达。接着我们采用放线菌酮处理VSMC检测sEH蛋白质稳定性,结果发现PDGF-BB可以增加sEH蛋白的稳定性,将sEH蛋白的半衰期由2.47±0.50小时增加到4.60±0.15小时。为了研究sEH在VSMC中的作用,我们在大鼠VSMC中通过感染sEH腺病毒(Ad-sEH)高表达sEH,发现收缩型 VSMC标志物?-SMA蛋白表达降低,而合成型标志物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蛋白表达升高。同时,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 sEH过表达可促进 VSMC的迁移。进一步,我们用 PDGF-BB刺激大鼠VSMC,发现sEH特异性抑制剂 TUPS可以部分逆转PDGF-BB诱导的VSMC迁移,说明sEH参与了PDGF-BB引起的VSMC的迁移和表型转化。  为验证体外实验的结果,我们利用大鼠左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检测sEH在内膜增生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Sprague-Dawley大鼠口服给予TUPS,4天后进行左颈球囊拉伤手术,继续给药。发现左颈损伤后3天和7天,相对于假手术组,损伤部位增生内膜的VSMC中sEH表达增高,并且损伤3天后sEH的表达比损伤7天后的表达要高。sEH抑制剂均显著性减轻损伤后3天或7天动脉新生内膜的增厚和新生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对照组和单独TUPS组的中膜面积和外弹力纤维板的周长没有变化。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发现,sEH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VSMC中表达增高,在培养的VSMC中PDGF-BB增加sEH蛋白稳定性,sEH高表达促进VSMC的表型转化和迁移, sEH抑制剂可部分逆转由PDGF导致的VSMC的迁移。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拉伤模型中,损伤部位新生内膜的VSMC中sEH表达增高,sEH抑制剂可减弱新生内膜的增厚。我们的研究提示sEH可能在AS病变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为A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NR1/NR2B型NMDA受体和CaMKⅡ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csdisease,AD)样大鼠海马的表达及其与AD样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关系。为临床AD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研制和开发针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包含虚拟仿真技术在内的众多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而在服装工艺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则能够有效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基于这种
研究背景:广东贵屿镇是“世界电子垃圾终点站”之一,有着二十多年的作坊式电子垃圾拆解历史。长期不当的电子垃圾处理方式,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其中包括有毒重金属暴露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了促进师资队伍发展的有效措施。从教师编制制度、高校公平竞争平台、教师合法权益以及院校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促进师资队伍发展的措施,从而实现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发展与办学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03-0022-01  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