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wycgdxx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出现和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业大国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合理引导并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任务之一。因此,加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为选题,采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系统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1)理论研究及研究结论。对国内外典型的劳动力转移模型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各理论模型的分析思路、分析框架、分析结论及各自的局限性。对农业富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和内在机制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近年来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数量。研究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近年来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2)实证研究及研究结论。系统研究了近年来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农业富余劳动力现状研究包括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数量特征、地域分布特征和变动趋势特征。主要研究结论有: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在总量上呈波动下降趋势,除部分年度略有增加外,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的;近年来,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在数量上都表现出波动下降的特征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研究主要内容有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特征、地域差异等。主要研究结论有:1995-2008年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量和转移率从整体来看是逐年增加的;各省市之间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传统分区不适合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深入研究。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主要考察了城乡收入差距、农业机械总动力、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综合因素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从整体上来看,各地区在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一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性质可能不同;各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实证研究主要考察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农民收入、城镇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有: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大。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并不是导致全国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直接原因。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能提高工业化水平。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能够促进A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大了D区城乡收入差距。(3)对策研究。本研究还进行了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组织层面、农业自身层面、非农产业层面、城镇化层面、教育培训层面等。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产权相关交易跨越国境,国际贸易与知识产权的联系更加紧密,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一个新特征。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意义和我国国际贸易中
轮滑运动是近年来在我国开展的非常好的一项大众体育运动。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饮食结构出现一些问题,经常吃一些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身体出现肥胖的情
通过比较湿式空冷器与HTRI干式空冷器的计算过程,拟合出用于湿式空冷器计算的修订系数。输入HTRI的FJ Curves修订面板进行计算,并与实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修订后
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基于网络资源的中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虽然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网络教学模式的科学化、合
企业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售后服务、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等显得极为重要,企业发展往往会从单一生产型转变为带有售后服务功能的混合型销售企业。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就要正确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对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进行具体探讨。
作为日本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在日本的文明开化和政治变革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他的君主观对理解日本天皇制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英国宪法学家沃尔特
本研究以吉林省10名优秀现役大全能速度滑冰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预定的实验控制测试与分析被试在采用三种不同滑跑节奏完成5000m滑跑的全程心率数值的特征与变化规律,绘
办公自动化就是将计算机、通讯、管理等科学应用于日常办公事务上的一项综合技术。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和管理机构调整以及深入服务理念的提出与落实,交通局日常办公与
20世纪60—80年代是美国人类学界向解读人类学转折的时期。克利福德"论民族志的权威性——作为文学文本的人类学游记"作为该时期的一篇代表性文献,从西方文化的"主体/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