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志愿者组织不断涌现,在社会福利服务或者社会发展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中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资源。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进一步形成、非营利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充实,志愿者在社会中的价值越来越明显。但由于各种原因,志愿者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之一。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是提高非营利组织运营绩效和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该问题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从提出研究的问题入手,阐述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介绍了志愿者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了现阶段新会区志愿者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经过研究新会区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志愿者组织定位不清;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志愿者管理政策与法律的缺位;志愿者管理经不足;志愿者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效率不高;志愿者流失严重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本论文通过研究有代表性的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先进做法和经验,认识和把握值得学习借鉴的启示,并结合志愿者管理循环理论,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两方面提出志愿者管理的对策建议。一方面,从组织的外部环境分析,在志愿者管理的法律支持方面、资金来源方面以及人文环境培育等方面做出深层次探讨;另一方面,从内部管理着手,在加强组织内部建设,创新志愿者的激励方式以及运用心理契约、情感文化、网络化手段进行管理等方面展开有益的探索。本论文认为只有加强公民文化与社会文化建设,才能提升志愿者的组织与社会认可;只有加强志愿服务规划,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才能使志愿者更好地服务社会;只有确保志愿者资金来源,不断创新志愿者管理方式,完善志愿者招募动员机制,加强志愿者培训提升,建立志愿者评估督导机制,才能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志愿者流失,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