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域学派是研究区域环境与学术文化关系的样本,但为学界广泛关注的多为荆州学派、山东学派、湖湘学派、桐城学派、扬州学派和八桂学派等,其他地域学派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清代瑞安学派。瑞安学派形成於清中叶後,代表人物有孙希旦、方成珪、孙衣言、黄体芳、孙诒让、陈虬、陈黻宸、黄绍箕、宋恕、陈怀等。他们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孙希旦汉宋兼采,是乾嘉时期“以理通礼”的代表;方成珪精研小学,勤於考据,被誉爲瑞安考据学之奠基者;孙诒让於经学、诸子学、考据学、校勘学和地方文献整理等方面皆有卓越成就,是清代古文经学强有力的殿军;陈虬、陈黻宸和宋恕传播西学理论,宣传维新思想,是名重清末民初学界的啓蒙思想家。探讨瑞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学术史上的学派研究颇具研究价值。 瑞安学派中拥有一批专研经学、史学、小学和文学的考据学者,从方成珪开创瑞安考据学到孙诒让将瑞安考据学发扬光大,从陈黻宸专注史学考据到陈怀史志兼考,瑞安学派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在家学传代、婚姻门族、师徒传承的社会认同裹,瑞安学派的形成、发展、高峰和消失过程,再现了清代浙东学术发展概况,它是清代学术史中极爲重要且不可忽视的一个学派。这裹从考据学角度对瑞安学派进行研究。文章首先从瑞安建置沿革、学术渊源、具体成因、结构特点、治学特色和考据学成就等几个方面对瑞安学派形成过程、阶段发展概况、学术思想和典型成就作总体梳理;其次,对瑞安学派考据方法与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第三,从经学、小学、文史3个方面阐述学派考据成就与不足;第四,学界关涉孙诒让学术的成果较多,爲避免重复,对孙氏考据方法、条例和术语作专章梳理,以补苴前贤时修研究之不足。最後总结瑞安学派在清代及中国考据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