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小富勒烯在金刚石表面沉积特性的模拟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ste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构如下:1、在C<,20>分子的三种异构体与金刚石(001)-(2×1)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各自存在一个化学吸附的能量阈值(E<,th>),当C<,20>团簇的入射动能高于E<,th>时,它能克服表面势垒与金刚石表面原子形成化学键.E<,th>的数值显著地依赖于入射分子的取向.我们的研究表明,虽然三种异构体的结合能相近,但是它们在表面化学吸附的阈能有很大差别.2、在单个C<,20>富勒烯与表面相互作用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实现了低能(10-25eV)的C<,20>富勒烯在金刚石表面上合成纳米薄膜的计算机模拟实验.发现团簇-团簇相互作用与团簇-表面相互作用的竞争显著地影响团簇在表面上的化学吸附组态,从而影响薄膜的结构.这种C<,20>类型薄膜的生长是三维岛状生长方式.薄膜的结构分析表明它是具有SP<3>杂化特征,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的多孔结构,并具有较高热稳定性质.3、我们研究了入射能量对C<,36>团簇与金刚石表面相互作用动力学的影响,发现当入射能量很低时,C<,36>富勒烯在表面上反弹而没有缺陷;适当升高能量,C<,36>能在表面化学吸附且保留其自由富勒烯的结构;再升高能量时,团簇和表面均呈现很多缺陷.我们的研究表明,C<,36>在金刚石表面发生吸附的最佳能量为20-50eV.在该能量范围内,C<,36>与表面上的二聚体原子成键,并且维持其笼形结构.我们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论相符合.即在一定的能量范围内,小富勒烯沉积的薄膜能够保持其自由团簇的结构.
其他文献
该文对非热相变和RHIC能区的反质子质子产额比进行了模型研究.目前的强子-强子碰撞能量较低,制约了阶乘矩的阶数,没有明显看到非热相变的迹象.虽然重离子碰撞C-Cu中看到了γ
该文构建了一种有伸缩子(Dilaton)的量子色动力学(QCD)有效理论,得到了一种新的夸克相互作用势.在重介子系统中研究了这个新的夸克势,计算了一些重介子系统的自旋平均能谱,分
屋子后面,是一大片尚未开发的丛林,鸟声啁啾,蛇鼠出没。  邻居是美国人,女主人伊丽莎白爱好大自然、喜爱恣意生长的植物与随意流浪的野生动物。  来自林野那只体态轻盈的松鼠,便在这时成了她家的常客。伊丽莎白以各式美味的果子喂它,它登堂入室,来去自如,浑身散发着怡然自得的快乐气息。  后来,这户邻居搬走了,松鼠“蝉曳残声过别枝”,成了我家的“不速之客”。我发现,这只松鼠,早已被溺爱它的伊丽莎白宠壞了,食
期刊
该文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北京谱仪(BES)获取的(3.96±0.36)×10ψ(2S)事例样本对ψ(2S)到含ω(或φ)及其它四叉的强衰变末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测量了各个过程的分支比,并与相
孤子理论是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数值模拟和实验中,人们直观的观察到了孤子象准粒子一样,相互穿透后能保持其物理性质不变.后来.发展了一种巧妙而复杂的数学方法,称为
该论文以可调谐的紧凑光子源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在外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可调谐光纤激光器和可调谐调Q光纤激光器等方面做的一些理论和实验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
β-FeSi因具有直接能隙0.87eV而有很强的应用背景.获取β-FeSi的方法有很多.该文用原子比30:70的FeSi混合粉未(Fe与Si的比例接近于1:2,但小于l:2),分别球磨20、40、 50、 60
动车组车顶高压系统长期暴露在室外复杂环境下遭到恶劣气候侵袭,容易造成高压电气设备与车顶之间绝缘降低导致发生闪络、短路等故障。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到车顶高压系统的绝
近年来,对γ射线爆起源的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γ射线爆可能起源于银河系内的中子星表面的磁逆康普顿(Compton)散射.然而在过去的有关文献里,几乎所有的计算都是从电子静止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