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觉寻求、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倾向的关系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89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手机依赖逐渐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手机依赖是由于频繁、重复地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不自觉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心理需求感及生理上的不适症状。大学生作为手机使用的主要人群,也出现了手机依赖现象。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影响因素包括手机本身的因素、大学生的人格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感觉寻求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可能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在影响因素,同样也会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产生影响。为了验证感觉寻求和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感觉寻求量表第五版(SSS-Ⅴ)》、《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大学生感觉寻求、社会支持和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1、本研究所选用的三个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大学生群体。  2、大学生感觉寻求在性别上、年级上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年级上、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生源地上的差异显著。  4、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差异。  5、感觉寻求与手机依赖倾向之间具有正相关。  6、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之间具有负相关。  7、社会支持在感觉寻求和手机依赖倾向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同时存在调节效应。
其他文献
人是精神性的存在,精神追求是人印证自己存在的标识。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精神的存在三个层面而言,相应地在人身上体现出三类精神:道德精神、科学精神、审美精神。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知识经济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大量需求,处于教育层次最顶端的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明显,研究生教育发展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
目前,在我国(即也门)中小学教育中,问题学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有待调查,如何进行干预也无从谈起。本研究旨在调查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据此制定有针对
为了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有效措施,本实验进行了动物和人体的相关系列研究。本研究建立了大鼠运动性贫血模型,为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迈进了一步。动物实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教育的信息化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考试作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测评方法,对其结果的分析尤为重要,且试卷分析结果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的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城市业余足球比赛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江苏省城市业余足球比赛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