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课程领导正从全球视野中的纯粹理论迈入了本土化的教育实践。然而由于经验不足特别是国内教师课程领导力理论准备不充分,我国中小学的教师课程领导实践仍然处于“自发”状态。这阻碍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制约了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由于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教师是促进基础教育领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本文将视角聚焦于小学教师。本文在阐释教师课程领导力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改和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生活,论证了小学教师课程领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而通过学理分析,剖析了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和运行过程。在探索了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来源和其形成条件后,结合相关案例,探索了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行动策略。论文内容由以下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问题提出、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领导力和教师课程领导的概念作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概念和特征。第三部分从课程领导理论、基础教育课改实践及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等三方面论证了小学教师课程领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部分为论文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深入剖析了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要素构成和运行过程。根据课程领导向度理论和领导力要素构成理论,结合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解析了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要素构成,并揭示了它的运作过程。第五部分探索了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来源和其形成条件。通过分析领导力的来源和课程领导力的来源,结合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实际,明晰了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来源,并从主观及客观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影响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形成的条件。第六部分从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现场和专业发展出发,运用案例法探索了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策略。本部分主要从更新思想观念、强化专业知能、革新教师文化、改善课程事务作为、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等方面,结合相关案例,具体探讨了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