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ong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核心素养的提出,我国数学教育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推向了一个新高度。然而数学核心素养并非通过简单的一节课的教授就能习得,它具有过程性,必须通过承载数学问题的情境并且在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而获得,因此情境创设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将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上以及情境创设的重要性,提出了二个研究的问题:(1)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下,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要素是什么?(2)基于问题1中的有效性框架和视频分析,如何创设高中的数学课堂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录像分析法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比照修正后得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框架。理论上,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出不同学者对数学情境创设、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所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梳理,然后整理了数学情境创设与数学核心素养、学生、教师的关系,以及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特征,初步得到了有效性的框架。实践上,笔者通过观看视频对有效性框架中的核心要素进行例证,同时收集了教师和课程论专家对有效性框架的看法,通过修改确立了有效性框架,之后根据有效性框架建立了本文的编码系统。笔者通过对10个情境创设的视频片段进行文字转录、对教师和学生的言语进行编码、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数学对象非常贴切、巧妙的蕴含在情境中,且情境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2)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情境的设置更好的促进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推理过程;(4)对于数与代数部分的知识点,教师利用数学表征与转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5)对于空间与几何部分的知识点,教师更多的通过数学实验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6)对于数学建模素养,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帮助学生领会数学建模思想;(7)在情境创设中,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实验。接着笔者根据研究得到的结论对应的给出情境创设的教学建议:基于学情去创设情境;创设不同类型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设计层次性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重视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去表达;在情境中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希望为今后教师创设情境提供帮助,充分发挥数学情境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的真正功能。
其他文献
【摘 要】为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心向,通过探索标题、发问引导、故事启迪、吟读感悟、学法指导等教学途径,为学生创设各种自学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心向 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广大语文
为进一步提高池塘综合经济效益,我们于2004年在大官坂垦区开展南美白对虾与大弹涂鱼混养的生产试验。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以溴代硅胶为引发剂,CuCl/2,2′-联吡啶(Bpy)为催化体系,水为溶剂,N-丙烯酰基-L-脯氨酸为单体,室温下在硅胶表面进行聚合反应,制得硅胶接枝聚N-丙烯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