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疼痛问卷调查及其疼痛变化规律的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cla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畸治疗中的疼痛是患者决定是否进行正畸治疗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事业的进步,无痛或微痛治疗越来越被患者群体所重视。如果正畸治疗中疼痛过强会影响患者的配合,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患者产生对正畸治疗的恐惧心理,延迟复诊时间,影响正畸疗效。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正畸初戴固定矫治器后疼痛性质与程度的变化及规律,以及该规律与人体昼夜节律之间的关系。实验方法:对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进行固定正畸的77名患者,随机发放正畸疼痛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将疼痛的程度设为5个等级,疼痛的性质分为5种,时间范围从患者初戴时至初戴后七日。嘱患者每天按小时将疼痛程度及性质的变化填入问卷表内,一周后回收问卷调查表。将收回的调查表进行数据整理,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通过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正畸固定矫治器初戴后,疼痛的发生率为100%;疼痛发生的时间最早出现在初戴1小时后,最晚出现在20小时之后,平均为3.8小时;疼痛持续的时间最短为2天,最长7天,平均为4天,之后明显减弱至消失;疼痛的程度从轻微胀痛不适至自发痛,高峰发生在初戴24小时后;疼痛的性质包括胀痛、酸痛、痒感、咬合痛以及自发痛,胀痛发生率最高,自发痛仅出现于疼痛的第一和第二高峰时段,咬合痛从第二高峰后开始出现,痒感仅发生于初戴后第一高峰前和第二高峰后,疼痛的性质随时间的推移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且与疼痛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经按不同年龄组、性别和不同类型矫治器绘制出疼痛曲线,比较各组疼痛曲线的差异;以整日为时间点绘制初戴后疼痛昼夜变化曲线,得出宏观的固定正畸初戴后疼痛的规律。在本实验绘制的男性和女性初戴后疼痛曲线中,女性组第一高峰和第二高峰的峰值均较男性低,这可能与女性所经历过的生理性疼痛有关,但两者的一维方差分析发现疼痛的强度无明显差别。通过绘制初戴后青少年组和成人组疼痛曲线图,直观上看青少年组疼痛强度整体波动大,青少年组疼痛第一高峰较成人组出现的较明显,疼痛强度也略高于成人组,但两者的一维方差分析发现疼痛的强度无明显差别。绘制初戴后传统托槽和自锁托槽组疼痛曲线图,通过直观上比较发现,自锁矫治器组疼痛第一高峰出现时间早于传统托槽组,疼痛强度也略高于传统托槽组,但疼痛强度在第二高峰时低于传统托槽组,可能与自锁托槽组牙齿受到的摩擦阻力小,整体矫治力较柔和有关,两者的一维方差分析发现疼痛的强度无明显差别。实验结论:疼痛的发生是固定正畸治疗初戴后的必然反应,其发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疼痛的规律呈现出两峰曲线,第一高峰出现在初戴后4小时,第二高峰最高峰值出现在24小时;正畸疼痛的最初发生于初戴后3.8小时,平均持续4天;疼痛的程度与性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男性组和女性组的疼痛无明显差别;青少年组和成人组疼痛无明显差别;传统托槽组和自锁托槽组疼痛无明显差别;从宏观角度分析疼痛的程度变化符合人体昼夜节律。
其他文献
以乌鲁木齐市三环快速系统改扩建为例,详细介绍了立交群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案。重点对道路设计的连续性与均衡性、距离设计、匝道设计、视距与交通设施设计等4方面
跟腱是人体中最粗大的腱性组织,在人体行走及弹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遭受暴力或存在其他病损时可发生断裂.本院自1992~1999年收治跟腱完全断裂患者14例,报告如下.
在物流业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逐渐的感受到物流现代化给我们带来的全面、周到、细致的服务。各地区竞相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
海事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是利用位于赤道上空同步轨道的海事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的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现已将业务范围扩展至陆地和航空领域,成为海陆空全能的全球移动通信
目前,国内高校衡量学生成绩时终结性评价仍然占主导地位,而形成性评价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开展形成性评价意义重大。笔者对
小腿严重创伤,导致大面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骨外露、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的损伤,而创面的修复更是令人棘手的问题,通常采用局部转移皮瓣、游离移植皮瓣、桥式交叉岛状皮瓣等手
文章以甘肃省农村居民为个案,基于甘肃省526位农村居民的微观调查数据,对西部典型地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考察。研究表明:甘肃省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观
阐述了玻璃纤维连续毡落丝设备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具体的动力与传动方案和控制程序流程,根据单束玻璃纤维丝独立稳定控制思路,准确引导玻璃纤维丝下落的轨迹,并形成纤维网格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