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地质灾害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以鲁甸县龙泉中学为例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ei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地质灾害频发,如何防灾减灾成为各国亟需解决的难题。为了贯彻“减灾始于学校”这一理念,地理学科无疑成为地质灾害教育主阵地。鲁甸县地处乌蒙山区,地质灾害频发,教育素材丰富。初中地理地质灾害实践教学设计研究,符合国家新课改和核心素养目标的要求,充实灾害教育理论,提供可借鉴的地质灾害实践教学经验,具有防灾避灾保护生命安全的实践价值。利用文献法对国内外地质灾害教育研究现状综述,相关概念界定。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卢梭生存教育思想、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对鲁甸7所乡镇中学师生抽样问卷和访谈。收回的有效问卷和访谈内容统计分析,梳理出鲁甸县初中地理地质灾害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究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根据学情、灾情设计出有针对性教学方案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龙泉中学作为实践对象。得出如下结论:(1)学生地质灾害基础知识薄弱,避灾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获取避灾知识途径单一,防灾减灾技能亟待加强;地理课堂对地质灾害教育的贡献力度不足;防灾演练种类单一,形式机械,多以火灾、地震为主;绝大多数教师未接受过地质灾害教育相关培训,普遍地理专业素养不高,灾害专业知识不强;地质灾害教育的开展受课时、中考压力、教师灾害素养等影响。(2)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地质灾害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避灾减灾意识,丰富学生地质灾害知识,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技能;通过提升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灾害教学课堂效率,搞活课外防灾演练,狠抓实效性和技能性;完善落实地质灾害教育评价机制。(3)根据设计好的地质灾害实践教学方案,在教学中依次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课堂教学,应急避险疏散演练,地质灾害野外考察教学。受课时限制,开展次数偏少。根据构建的地质灾害避险疏散演练评价体系和地质灾害野外考察教学评价体系,对防灾演练、野外实践考察教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例如:龙泉中学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效果评价,经过量化考评总分为72分。龙泉中学195班地质灾害野外实践考察效果评价,经过量化考评总分为69分。评价结果,防灾疏散演练和野外实践考察教学,学生整体灾害素养不高,有待加强。
其他文献
在本文中,为了解决在投影系统中的分辨率增强受物理器件尺寸限制的局限性,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时间复用和双折射原理来提高数字微镜设备(DMD)投影图像分辨率的系统。我们的系统是由光路结构、电路结构以及代码程序共同协作而实现系统功能的。我们实现了用普通的TN-LCD显示屏调制投影系统中照明所用的激光宽光束,定制了可以产生沿DMD像素对角线一半距离光偏移的重要光学元件,令加载图像信息的DMD器件与TN-LC
航拍成像由于具有对地成像面积大,成像时间灵活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反光的波浪,海底高度的起伏等因素将会对自动对焦过程产生较大的干扰,从而影响自动对焦的准确性。因此通过显著性检测更加准确地将对焦框定位在高价值目标区域,可以提高目标区域的成像质量。围绕对焦框的选取,本文针对显著性检测的基础算法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两种改进的显著性检测算法。针对场景中存在多目标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
Cu-Ni-Si-Mg合金作为时效硬化合金,析出相是直接影响该合金强度、导电率等主要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Cu-Ni-Si-Mg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还不十分明确,对该合金析出相的相场研究也相对较少。随着模拟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仅仅依靠实验手段方法,已然无法满足研究的要求,需借助于模拟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模拟研究对真实材料系统研究案例还不是很多,且大多是针对二三元合金体系,对此
多年以来,光学显微成像系统已经成为了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研究者们常使用荧光蛋白对组织内进行标记,利用激光对其进行激发并收集荧光信号用于成像。但由于生物组织本身的折射率分布不均匀性,导致光束在生物组织传播过程中发生强烈的散射,从而致使最终获得的成像质量下降。自适应光学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波前补偿方法,能够使光学显微成像系统达到其衍射极限情况。根据是否依赖于波前传感器,自适应光学技术可以分为直接波前
2001年6月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至今已经十几年,但是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现状却不尽人意,其中F小学也不例外。F小学现有包括走班课程、自然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三类校本精品课程共计107个,在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对校本课程开发重数量轻质量;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兴趣不足等。校本课程管理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小学校本
物联网经济、人工智能技术和区块链的迅猛发展,给各行业的成长和生存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发展迅速的高技术产业,其企业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逐年递增,作为行业领军者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成为创新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经济等绩效评价的研究,对于企业制定长期目标和发展战略以及国家经济的宏观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使用以下三种研
素质教育的实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再单纯的去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体育是素质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质量压力背景下,体育课程在现有基础教育体系中逐渐丧失了活力,教师教学积极性较差,学生参与兴趣较低。因此,本论文探讨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希望能够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内容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
“艺术歌曲”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方,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则是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和中国近代本土的文化元素进行了完美融合。此类乐曲在运用西方三位一体的“诗、乐、钢琴伴奏”创作技法结合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形式来达到词曲结合诗乐交融的目的。这类音乐往往语言较为凝练是诗与音乐的结晶。他们不只是音乐作品,它们往往蕴含大量的、风格类型多样的歌曲形式,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数量丰富,其发展及其演唱特点也尤为显著分
纵观我国历史,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十九大,农民的问题一直都是全党、全国的焦点。为了能够让人民自主决定其生活管理、经济交流,《宪法》确定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治理权利下放至基层,形成了村民委员会这种自治组织形式。“三农”问题是我国当下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由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进行配合,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矛盾极为突出,农村集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再次重申中职语文三大模块的划分标准,强调“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进一步增强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坚定文化自信,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阅读与实践作为中职语文各模块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基本技能的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阅读与实践课程的特点所致,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