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济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巩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而且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即个体经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及“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以市场价值为取向的改革,使这些经济形式得到了充分发展,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构成成分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转型及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新社会阶层正是这种变化的产物。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新社会阶层的队伍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形成了中国社会结构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阶层。新社会阶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伴而行,掌握着很大一部分经济资源,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该阶层政治参与问题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由于新社会阶层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制度设计之外的结果,国家对这一阶层没有预设政治安排,只能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相关的政治体制。政治安排的滞后性一度造成了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茫然。长期以来,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归属感普遍缺失,江泽民“七一”讲话及党的十六大之后,以私营企业家为代表的新阶层人士获得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准入资格。自此,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逐步呈现出规范化、程序化的趋势。然而对于大多数的新阶层人士来说,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复杂多样,还不够成熟,实现政治诉求的途径也不够科学,既有正规途径,也有违规途径。因此,培养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能力、实现有序政治参与,就要了解新社会阶层产生和发展的态势及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针对目前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意识及参与途径和方式的现状,一要从意识形态方面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二要从政策制度方面努力拓宽其政治参与渠道,双管齐下,使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成为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