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小通道对流辐射墙面板供暖性能实验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1234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传统空调末端通过对流换热方式移除室内冷热量,存在噪声问题及吹风感问题。为改善室内热环境,辐射换热方式应需而生,在建筑的应用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其室内响应速度较慢。本文综合对流和辐射换热方式,提出一种新型小通道墙板式供热末端,小通道直管与辐射板一体化的形式有效解决了热媒流经盘管接触热阻大的问题,并测试其供暖性能参数和室内热环境变化,以探究运行效果并提出优化措施。设计热水为热媒的小通道型墙面板和系统实验台,完成实验测点布置并进行误差分析,测量数据符合实验精度要求。基于人工微气候实验台,开展小通道型墙面板在纯辐射和辐射-强制对流工况下的供暖性能实验,研究墙面板表面温度、进出风温度、辐射对流换热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供水温度及流量、送风量和室外温度对其制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室内垂直温度及内壁面温度等环境参数,分析供水温度及流量、风机送风量和室外温度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间歇供暖模式下风机开启时间对墙面板制热性能和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外温度为-11.0℃的供热工况下,供水温度是影响墙面板表面温度稳定的主要因素;改变风机风量可控制辐射换热量和强制对流换热量比例;供水温度越高,室内垂直温差越大;风机开启时间越晚,对流辐射使室温升高速率越快,板表面平均温度稳定值越小,内壁面温升幅度越大,进出风温差增速越快。如供水温度为40℃,供水流量为0.73m~3/h,送风量为660m~3/h时,墙面板表面稳定温度为34.3℃,室内垂直温差为3℃,进出风温差为4.3℃。本文的研究工作能更好地研究小通道型墙面板的供暖性能,并找到改善该末端供热下室内热环境的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及电子电动器件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储能体系逐渐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能量密度体系的需求。锂硫电池作为新兴的储能体系,因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
传统的水文地质图以平面图和剖面图或钻孔资料表达三维空间结构,限制了对区域整体地质条件与含水层特征的认识。本文选取黑河流域中游盆地为研究区,基于VGEOI3D系统平台构建研究区第四系空间岩性结构模型与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对第四系各岩性的含量及含水层结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结论有:(1)通过分析构造模型与地下水曲面模型中可知受断层构造影响,新坝镇、嘉峪关大断裂处分别存在地下水“跌水”。(2
与船舶在水面航行类似,水下航行器常常处于斜向传播的海洋内孤立波环境中,由于内孤立波非线性特性以及波~流场耦合效应,使得细长潜体的水动力特性变得更加复杂。本文在大型分
复合材料在现代飞机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在装配方面的需要,常常会在复合材料板上打孔或开口。对于这类结构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孔边的应力集中。由于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结构力学行为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这类含孔结构的应力集系数计算的解析表达式。人们通常采用试验或有限元之类的数值方法来解决该问题。最常见的位移法在网格较稀疏的情况下,很难给出较准确的结果。因此,研究探索更有效率和可靠的数值方法是很有工程
线上公共服务是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与“互联网+”服务理念融合形成的新型服务模式,它将线下服务事项转移到线上服务办事大厅,更加注重公众需求导向、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以及线上
第一部分TBL1XR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目的研究转导蛋白β样1X相关蛋白1(TBL1XR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R)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率的相关性,评估胃癌患者术前NLR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主要特征和重大社会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除非洲地区及东地中海地区外,大多数国家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据预测,到204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3.7亿,占人口总数的近31%。急剧增加的老龄化群体数量给老年住宅及老年社区等不同类型的养老住宅项目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在部队内部,随着退休干部人数的增加,军内一些老年住区,在数量、质量及整体规划等方面均不能
近年来,无人机凭借着其容易控制、低成本、低风险等一系列的特点,在物流巡检、航拍、植保、空战等领域都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很多情况下,都要用到无人机对地操控的行为,在特定的任务中需要分析整个系统的态势,为决策提供依据,保证无人机对地面目标操控时更有效,本文将从态势估计的角度来分析,着重从态势系统设计、模型参数优化、态势评估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态势估计系统需求进行了分析并进行系统设计,分别对系统组成、
背景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ARTs)迅速发展,为不孕夫妇带来生育希望。研究发现不孕不育患者中有一半是由男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