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MBO是我国企业界、学术界及监管部门的一个热门话题。MBO来自国外,在“国退民进”的历史大背景下来到我国。从理论和西方的实践来看,MBO是一种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和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方式。然而在我国的运行中,MBO却引发种种公平性问题,逐渐从改革利器变成了众矢之的,最终得到被暂停的命运。
为了更全面的评价我国的MBO,本文以2001-2002年间实施了MBO的1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效率的角度研究MBO在我国企业运行的效应。在总结国内外MBO效应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验证了样本上市公司在并购公告日的市场反应,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对同一样本公司MBO前后的财务指标变化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发现:我国上市公司MBO事件虽具有一定正面效应,但所引起的市场反应不明显,财务绩效也没有显著提升。
根据实证结果,本文认为:1、既然MBO不能显著提升效率,而在公平性上又招到人们的普遍质疑,暂停MBO不失为明智之举。2、MBO具有一定正面效应,在未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中,MBO仍不失为可行的方案之一。因此,MBO既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不是为祸一方的罪魁祸首。对于MBO,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勇于面对问题,加强对管理层收购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