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税务机关对涉税案件的严厉查处,极大的彰显了法律的严肃性。税务机关若是在执法过程中发现纳税人的违法行为有可能构成犯罪,需要及时移送给司法机关处理,但是实践中仍然不乏税务机关用行政处罚取代刑事处罚来打击犯罪的现象,导致税务和司法部门公信力下降,打击涉税犯罪力度也被削弱。税务机关以罚代刑问题是当前以罚代刑问题的典型缩影,是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实践问题的典型体现,需要从行政法与刑法两方面进行监督处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务机关对涉税案件的严厉查处,极大的彰显了法律的严肃性。税务机关若是在执法过程中发现纳税人的违法行为有可能构成犯罪,需要及时移送给司法机关处理,但是实践中仍然不乏税务机关用行政处罚取代刑事处罚来打击犯罪的现象,导致税务和司法部门公信力下降,打击涉税犯罪力度也被削弱。税务机关以罚代刑问题是当前以罚代刑问题的典型缩影,是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实践问题的典型体现,需要从行政法与刑法两方面进行监督处理。而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规定的国家监督机关,相对于其他机关在职权上能够实现对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全面、直接监督,从而其监督职能的实施对税务机关以罚代刑的监督、处理与解决有着关键意义。进一步而言,检察机关在两法衔接中有立案监督、移送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是以罚代刑的关键适格监督主体。但当前这一领域的检察监督还存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分析解决。因此,要切实解决以罚代刑的问题,研究税务机关以罚代刑的检察监督可提供的必要路径与关键方案,就需要将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两法衔接问题结合起来,以税务机关以罚代刑为样本,提出具体科学的检察监督相关完善方案。本文从税务执法中多以罚代刑结案的严重现状入手,阐述其具有的社会危害性,明确了检察机关在法律规定和现实中的监督必要性,以及当前检察机关对税务机关以罚代刑进行监督运用的方式。进一步通过对税务机关以罚代刑的检察监督现有制度执行不力和监督力量不足两方面的阐述,介绍了当前在税务机关以罚代刑问题上检察监督面临的困境。进而结合税务机关以罚代刑问题的根源——涉税领域两法衔接不畅的问题,分析出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背后的立法、制度和配套协作机制不足三个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立法、程序和配套机制缺陷三方面原因造成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策。首先,从立法层面完善税务机关以罚代刑的检察监督规定。不仅要从根源上完善两法衔接的立法,还要推动税务检察体制的完善,设立专门的检察监督法。其次,从制度层面完善税务机关以罚代刑的检察监督程序。检察机关对税务机关以罚代刑进行监督时要提前介入案件移送程序,并要完善监督的多元程序以及丰富事后追惩程序。最后,从配套机制层面完善税务机关以罚代刑的检察监督保障。以协同治理的视角出发,明确监察监督和专门的税务检察派出机构在税务机关以罚代刑中配套的监督作用,并建议纳入社会公众、媒体和政府力量来共建治理体系。
其他文献
本实践报告从重庆市永和律师事务所的律所宣传手册中挑选出10000字翻译进行分析,总结问题与不足,为其他译者今后翻译类似文献资料时的策略选择提供参考,以便将更多中文涉法律外宣文本译成英语。原文本为涉及法律行业的外宣材料,旨在宣传该律所法律服务。该宣传手册的翻译难点主要由词汇、句法及结构的差异造成。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再现原文内容与语言风格,确保译文的准确性与易读性。翻译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
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促使了生产资料的丰富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进一步易化了人们对物质和财富的获取,温饱的诉求更容易被满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旅游的需求逐年增加。在旅游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旅游者付出时间、体力和金钱,希望得到优质的场所使用、景观审美和文化体验。旅游地则通过场所、景观、服务等各种要素提供给旅游者满足感以换取经济报酬。旅游地作为卖方希望得到旅游者的青睐,然而繁多的旅游产品同质化
企业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仅是企业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多见于领导风格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鲜有学者从战略执行视角、对领导风格与企业绩效之关系进行系统化研究。本文从企业广义绩效的视角将绩效维度扩展为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将“战略执行”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变革型和交易型两种领导风格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基于随机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主要探讨了和“领导风格与企业广义绩效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国家人民健康的公共事业。了解国外公共卫生领域的信息有助于提升中国公共卫生防治水平,保障全国人民的健康。翻译是这一信息交流过程不可缺少的方式。因此,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是信息交流是否有效的决定因素。本报告对《2017年丹麦人畜共患病年度报告》英译汉文本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生态翻译理论指导下科技文本的翻译。生态翻译学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翻译,为科技文本的翻译提供新的解读思路。本报告分为五个部
正念训练是将个体的注意力集中到当下时刻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以前的实证研究表明正念训练在改善注意力方面效果显著。然而,相关实证研究仅局限于成人和儿童群体,较少研究关注正念训练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效果。再者,正念训练效果与青少年初始水平和训练持续时间的关系不得而知。因此,本文旨在探究正念训练效果是否随青少年注意力的初始水平而异,以及训练效果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本研究对注意力初始水平不同的三组青少年(低水平组
校园青少年抑郁情绪问题日渐严重。正念作为一种新兴的干预手段可有效地改善青少年抑郁情绪问题。然而,以往研究基于干预治疗的角度主要关注情绪障碍的青少年群体(例如患抑郁症的青少年),较少从学校健康教育的角度,关注正常青少年群体,预防青少年抑郁情绪问题的发生。此外,类似身体扫描等复杂技术和长时间的集中训练不适合校园青少年,特别是初中生。另一方面,负性自动思维与抑郁密切相关,可通过去自动化降低青少年的抑郁体
家庭作为学前儿童生活和发展的主要场所,是儿童最直接接触的环境,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父母作为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一直为众多研究者所探讨。本研究通过探讨父母期望(教育期望,学业期望和行为期望)、父母卷入(认知性卷入、社会性卷入)和学前儿童社会适应(外显问题行为、内隐问题行为以及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父母期望与父母卷入影响儿童社会适应的具体机制,进一步丰富了该领域
高校体育文化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它丰富多彩的内容会在教会学生更多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为他们指引方向,塑造学生勇于拼搏、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它特有的规章制度,会使参与其中的学生自觉按照要求约束自己的体育行为,对培养学生社会化意识起到一定的作用。当下,竞技体育校园化是体育潮流发展的主要趋势,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作为校
我国宅基地制度的一大核心问题就是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经历了从自由流转到严格限制流转再到探索流转的过程。目前宅基地的保障功能已经弱化,财产性功能需要被发挥,但是旧《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实质上限制了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的自由流转,以致于越来越多的宅基地被闲置被荒废,也导致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越来越低。同时宅基地上的农民房屋也由于“房随地走”原则,和宅基地一起无法流转,从
随着国家规范性政策的出台、“二孩”政策的开放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竞争也愈加激烈。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普及的背景下,以面授教学成长起来的培训机构纷纷选择向教育与科技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高度依赖知识型员工的培训机构如何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设计一套适合混合型教学的绩效管理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从JW培训机构自身情况出发,其长期面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