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作为宋代大作家,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还在文艺批评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文艺批评涵盖诗、文、书、画等艺术门类,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深刻性。他关注艺术自身的特点,并以此为主线贯穿于他的批评实践中。本文从思维方式在文艺批评中的运用入手,对苏轼文艺批评的内在艺术规律进行了探讨。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概括了苏轼文艺批评的主要特点,认为苏轼文艺批评具有艺术主体的意识,能充分代表文艺批评在宋代的典型形态。其次,分析了直觉思维与苏轼文艺批评的关系。苏轼把“韵”作为艺术作品美的评价标准,并追求“悟”的思维路径。接下来,分析了苏轼文艺批评中的圆融思维运用,他用圆融思维来整合定位这些艺术范畴,顾此而不失彼。苏轼是把圆融思维中的“剥”、“复”关系和消解性特色大力用于艺文评说,并在当时造成广泛影响的最重要的人物。苏轼运用多种思维来探询艺术的规律,体现了他对艺术本体的强烈重视,在丰富而自由的状态下,艺术的美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