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联合血清学指标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的初步研究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及血清纤维化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为104例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type B,CHB)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使用西门子Acuson S2000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测定肝右叶的剪切波速度,并与超声引导下肝穿刺组织病理学对照,组织学分期分为S0~S4期。同时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N端肽(typeⅢ procollagen N peptid,PⅢP)、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蛋白(1aminin,LN)、Ⅳ型胶原(TypeⅣ collagen,Ⅳ-C)。对照组为1726例来自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的不同年龄的健康志愿者,无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史,超声检查时无肝脏弥漫性或局灶性病变)所有数据均采用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1、健康成人肝脏剪切波为1.063±0.156m/s;慢性肝病组患者肝脏剪切波速度为1.375±0.352m/s,肝硬化组肝脏剪切波速度为2.541±0.508m/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S0期36例,S1期24例,S2期11例,S3期14例,S4期19例。S0-S4期的肝脏剪切波速度分别为1.164±0.080m/s、1.215±0.095m/s、1.627±0.287m/s、1.882±0.204m/s和2.541±0.508m/s,S0期与S1期剪切波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纤维化各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2期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5%CI:0.80~0.91);以1.31m/s为界值,诊断S3期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83.3%;S3期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5%CI:0.74~0.89);以1.74m/s为界值,诊断S3期的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81.8%;S4期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0.77~0.92);以2.03m/s为界值,诊断S4期的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85.7%。肝脏剪切波速度与肝纤维化的分期呈正相关(r=0.83)。  3、血清纤维化指标PⅢP、HA、Ⅳ-C水平随着肝内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并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LN与纤维化分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4对VTQ值与血清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及血常规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模型提示VTQ值与PⅢP、PT、WBC有相关性,其中以PⅢP的相关性最大。  结论:1、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肝右叶的剪切波速度与病理显示的肝纤维化分期有相关性;肝脏纤维化的分期越高,肝脏的剪切波速度越快;剪切波速度是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及其分期的重要参考指标。  2、血清学指标PⅢP、PT、WBC与肝脏剪切波速度有相关性,其中PⅢP影响最大。  3、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在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扩大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的IL-7的含量与反映机体免疫情况的T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性,初步阐明IL-7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研究背景: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其预后。国外研究显示,2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合并感染,且大多数发生在脑卒中
部编版初中文言文教材在编写中深入挖掘经典名篇,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教师在从事文言文教学时,除了培养学生古汉语阅读能力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吸收其丰富营养,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