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地协调观养成的史地结合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以来都作为重心,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遭到忽视。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认识人地关系,人地协调发展的价值观上具有重要作用。地理核心素养提到了这一点。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历史中有很多关于人地关系的实例,由此论文将采用史地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探索其对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的可行性。论文采用系统论和认知学习理论,对史地结合培养人地协调观的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用课堂观察法和调查问卷的方法来分析学生人地协调观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而发现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得出针对性的建议。首先对史地结合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与人地协调观联系,说明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与时空观念关系紧密;接着用举例子的方法介绍了史地知识间的紧密关联,有许多历史材料待挖掘;再有就是史地结合的教学实践也验证了史地结合的方法可行。得出了历史提供了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史地结合促进人地协调观理论上是可行的。结合实践和理论文献,得出史地结合培养人地协调观的原则是:历史材料引用适当,活动探究凸显人地关系,情感引领积极向上。给出了史地结合的教学策略有:根据区域地理环境解释人地现象,利用史料呈现时空情境,设计具有人地矛盾的问题,聚焦现实,古为今用。这些策略指导了教学实践。接下来,进行实践。首先设计出了调查问卷和学生人地协调观水平表现的分析表。利用上述两个分析评价工具对课堂实践进行观察分析。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节课进行了评价:表示喜欢史地结合的教学方式,认为课堂出现的材料新鲜有趣,尤其是视频材料,课堂听讲状态不错,通过学习,能深切的感受到农业的重要性,了解到人类进行农业生产基于自然,能动改造自然。基于课程标准对人地协调观的要求对材料和学生表现进行了solo分类观察评价,通过材料设置的难易度的变化对应的学生表现情况对应的提升,可以看到学生在不断的利用历史素材分析情况下,能够提高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和对人地协调观的掌握。通过课例分析并反思,得出了促进人地协调观利用史地结合的方法在以下方面仍需注意提高:史料围绕课程重点筛选,唤醒学生探究热情,打破历史的沉闷,启发学生从地理角度发现人地关系,落实人地协调观培养。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动“三农”工作的开展,我国出台了诸多关于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推动农村各方面的发展。农民必须更新相关理念、方法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发展,特别是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使其与农民日常生活、日常生产等具体实践密切结合,从而使教育内容的接受性更强。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选择孟姑集镇为具体分
层状二硫化钼(MoS_2)是一种典型的二维(2D)层状过渡金属二卤化物,由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将S-Mo-S层堆叠在一起,由于其土质中储量丰富和突出的电催化活性而引起了电化学应用的特别兴趣。原始MoS_2的低活性位密度和不良的电化学电导率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这个基本问题可以通过通过相工程制备金属1T相MoS_2或用高导电材料装饰MoS_2来解决。本文通过功能化修饰,缺陷制造等方法成功制备了MoS_2
山苍子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江西是山苍子资源总量较多的省份之一。长期以来,山苍子提取完精油后,其主要副产物山苍子核一直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山苍子核仁含油量高达40%以上,其富含中链脂肪酸。甘油二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各领域广泛应用。中碳链甘油二酯兼具了中链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和甘油二酯的功能特性。为了提高山苍子附加价值,促进山苍子产业的发展,同时为中碳链甘油二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
政治认同属于政治实践活动的范畴,它既是主体对一定的政治对象进行认知趋同的过程,也是对自身政治元素确认、实现的过程,还是对一定政治体系提供政治行为支持的过程,其具有支持功能和评价功能。青年政治认同情况、价值取向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新时代要求凝聚青年磅礴力量,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我国青年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青年数量庞大,正确引导农村青年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创新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关心的一项核心工作,随着时间推移,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我国在科技领域中取得了卓越成就,但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的推进,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我国的发展实际和全球视野的高度科学阐述了什么是创新以及如何推动在科技领域取得创新等一系列相关问题,逐步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共享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基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将发展的方法与目的紧密结合起来,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是新形势下党在回应时代发展主题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且城市以无序并粗放的形式进行扩张,不断侵蚀城市周边土地,给区域生态环境、粮食安全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如何在快速经济发展下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江西省袁州区是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赣西区域中心城市,森林生态优势明显。本文以袁州区为研究区域,综合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需求划定袁州区城市增长边界,能够保障袁州区生态安全,为土地利用空间优化调控提供依据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与以往教材不同的四个单元——新闻、演讲、诗歌、戏剧“活动·探究”单元,这四个单元分布于八、九两个年级之中,依据教学内容难度的高低,每册书中有一个“活动·探究”单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单元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落实了语文课标的要求,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随着新教材使用的时间不断增加,一线教师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教育理念同样受到了新的洗礼,但是“活动
省级师范生公费教育,是在教育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引领下,省级政府在本省师范院校或非师范院校实施的,旨在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的一项战略行动。提升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是有效激发其学习动力。通过科学合理、环环相扣的制度举措,持续激发公费师范生学习动力,进而切实提高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为基础教育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是确保省级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实
反应抑制是执行控制中的一种重要功能,指的是抑制不合适的行为,且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以目标为导向行为的进行。随着对反应抑制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发现根据“控制类型”和“停止机制”标准可划分为多种类型的反应抑制(Aron,2011),包括反应性抑制、主动性抑制、整体性抑制、选择性抑制以及两种标准交互后产生的反应性整体抑制、反应性选择抑制、主动性整体抑制、主动性选择抑制。日常生活较为多变,不同情况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