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为了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越来越重视以区域经济为主导的各类公共事业合作。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国西部沿海地区大开发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区域经济为主导的区域合作模式层出不穷,区域合作领域不断拓宽。环北部湾区域是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与东盟连接的陆路和海上通道,湾狭而长,由中国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南省西部、广西南部沿海和越南的北部沿海地区组成。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环北部湾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日趋突出,其丰裕的劳动力、相对完备的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和四通八达的立体网络、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决定了环北部湾经济圈将是21世纪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带。
环北部湾区域中国段是一个相对欠发达的区域,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由于历史及客观等因素的影响,环北部湾区域(中国段,下同)各地区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区域内部行政隶属关系复杂、产业趋同、经济总量偏小、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突,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环北部湾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区域的发展起源于区域经济的合作和发展,却最终体现在区域公共事业的合作和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区域公共事业管理的视角下,在现代公共管理、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环海洋开发理论,把公共事业界定为社会全体的公共事业,其范围包括城市建设、港口设施、水电燃气供应、废水排污、环保、交通、电讯及金融等等。将区域公共事业管理定义为以地方政府、经济组织或行业协会等机构为主体,在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内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其公共事业进行优化整合,以提升该区域的政府绩效、总体经济效益和整体国民生产力及竞争力。并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通过对环北部湾区域的合作优势、合作难点及合作机遇等条件分析,提出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组团合作模式。
“组团合作模式”并非是单一的一种合作方式,而是一种多元的、有次序和有层次的战略合作框架,组团合作模式从构成上分为三种:一是串联式组团合作模式,该模式是基于某一条主线(经济的、政治的、利益的或是共性技术的)把各合作单元以一定的次序串联起来。二是并联式组团合作模式,该模式是区域内若干对等的合作单元(政府、企业、商会等)共同基于某项动议而进行的一种多元合作机制或联合行动方式。三是混联式多元组团合作模式,该模式是串联式和并联式组团模式的混合体。结合环北部湾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混联多元式组团模式是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最佳模式。最后通过对环北部湾合作的发展和相关问题的分析,提出促进环北部湾区域经济混联多元式合作模式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