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女性视角的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lsea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上,性别空间差异是人们长期忽视的问题。设计师往往只考虑住区使用者普适性的生理、心理、行为需求的特征,设计者大都以一个无性别的,标准的“老人”为使用者来考虑空间设计,通用性设计忽视了性别差异空间的存在和老年女性的空间需求,带来诸多空间使用问题,导致设计的非人性化。  本文在对基于女性视角的居住环境适老化研究的背景、对象、目的、意义、方法总结的基础上,总结了老年女性的生理、心理、行为模式和社会角色的基本特征。同时,对徐州市三个住区进行调研,通过访谈、问卷、行为记录、认知地图等研究手段针对老年女性居住环境现状,户外活动范围、活动时间,在不同类型户外空间的活动内容还有户外安全及设施需求,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老年女性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从住宅内部空间、交通通行空间、户外活动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的原则基础上提出适用于老年女性的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策略:  (1)老年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着照顾家人和料理的责任,日常活动也以家庭为单位展开,住宅内部常用橱柜、灶具、卫浴以及无障碍设施应符合她们的生理尺度;  (2)老年女性方向感弱,空间识别能力差,应强化住区内部标识系统设计,设置协调、丰富、识别性强、实用的灯光、色彩、标识和小品;  (3)女性老年人需要便利、安全、美观的场地,多功能、复合型、易交往的活动空间,易达、适老性的休憩设施;  (4)公共设施的配置应符合老年女性日常行为特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业态,丰富功能,提高可达性。  本文最终的目的不是只针对老年女性的需求对居住空间做减法,也不是要在空间中强加纯女性化的空间环境,而是正视老年女性需求,希望能为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填补以往设计研究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满足居民的多层次需求,营造出舒适,多样的居住生活环境。
其他文献
会馆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别,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山陕会馆是会馆建筑中群体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保护修复最好的。
翻看任何一份建筑资料,文字、图纸、照片、影像都是不可或缺的媒介组成,由它们构成的展览、杂志、专著、宣言在关键的历史节点不断地纪录和推动着建筑学的演进。建筑“本体”由
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成为社会养老方式的主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空间作为支撑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状普遍存在选址盲目、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社会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同时“4-2-1”结构家庭的增加,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越来越无法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
以高级管理职业培训为主的商学院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这种商学院教育模式与当代大学教育不同,但是却一直被禁锢在大学校园之中。无论是大学校园内改建、扩建的教学建
随着中国新型城市化阶段的到来,基本公共服务正在成为城市功能转型与提升、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关键要素与重要动力。目前针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仍旧主要
学位
疗养院是一类有着悠久历史的医疗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其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疗养院建筑的设计中的核心问题和设计原则,并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