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年以来,中国金融服务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个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服务为主体,其他相关金融服务为补充的,相对比较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这样的体系对于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有效运行和提高微观经济活动的效率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全面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中国金融服务业将面临来自外国资本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烈的竞争。
我国金融服务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总体来讲,金融服务业无论在GDP的比重上,还是就业人数比重上,相比第一、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金融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作用是有限的。从国际经验上看,当经济发展进入一定阶段后,金融服务部门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作为一种催化剂的作用,金融服务业通过诸如提高储蓄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投资等“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上说,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金融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有其必要性。
对于分析我国金融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直接、间接关系,本文采取了逐渐深入的分析方法。首先,本文利用基于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进行计量分析,将我国的金融服务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同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一起,对金融服务业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然后,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金融服务业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考察金融服务业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我国金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
本文的结论,从实证分析上证明了我国金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关系,金融服务业是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深化金融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将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