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以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肌力等为观察指标,探讨低周波结合微波治疗,电针结合微波治疗,电针结合低周波治疗三种治疗方案对30例患肩袖损伤学生的疗效,从中为他们选择最为合适的治疗肩袖损伤的方式,并且提供相应的科学基础,同时也为群众找到较为方便可行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根据医学界定肩袖损伤的判断标准选出30名同学作为试验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三组,每组十名:第一组为低周波融合微波治疗方式,第二组为电针结合微波治疗方式,第三组为电针结合低周波治疗方式。第一组采取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采用韩国产HAT-2000温热式低周波结合微波仪器,治疗的时候在患者病痛的区域放上两个负极性的导子,正极放在脖子后方的正中位,把仪器调整到患者舒适的温度(28℃~32℃),一天一次,一星期为一个疗程,每两周停止治疗一天。在低周波仪治疗过后,接着采取微波治疗的方式对患病区域进行治疗20min。疗程与低周波治疗相同。电针结合微波组:主穴:取肩髃、肩贞、肩井、臀臑。配穴:取条口、承山、曲池、阿是穴采用不同波段对主穴进行电刺激。一天一次,一星期为一个疗程,每两周停止治疗一天,不间断地治疗一个月与第一组方式治疗时间相同。电针结合低周波组:电针治疗方式与第二组方式相同,低周波治疗方式与第一组相同。先使用电针疗法,接着使用低周波疗法。疗程均同于前两组。研究结果:通过三组治疗方式数据的组间方差计算以及对组分样本T对比调查后表明,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实验个体的疼痛指标得分、日常运动指标得分(ADL)、肩关节灵活度指标得分(R0M)、肌细胞指标得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证实了三组治疗方式对患肩的治疗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低周波结合微波治疗,电针结合微波治疗,电针结合低周波治疗分别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O.O5)。研究结论:⑴低周波融合微波治疗方式,电针融合微波治疗方式,电针融合低周波治疗方式对患肩的治疗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并且电针融合低周波的治疗效果要比其它两种方式更好;⑵上面三组的治疗方式都是比较方面、价格实惠、高效的方式,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并且在运动健身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