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家Rosch提出的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简称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也称现代范畴理论。原型理论认为,范畴的内部结构是原型结构,范畴中的典型成员被称为原型,原型是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原型理论体现了人的认知特性,构成了范畴化构建中的认知参照点,这种认知构建往往会以概念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内化为人的记忆、心理等表征模式,而外部表现依然是语言,其中包括语言表达。 本文以小说《一双蓝蓝的眼睛》为例,通过举例分析说明文章的具体语言结构,着重运用原型理论分析小说语言时态的表达。本文旨在将原型论应用在实际语言分析中,从而总结出原型理论作为范畴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体现了一个概念范畴当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员,其实质就是人们在解释某种现象时将属于这类现象的某个个体体现为原型,并在对这个原型总体特征认识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这类现象中的其他个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