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水泄铜钴多金属成矿带南段位于云南省西部昌宁县耈街乡、珠街乡、永平县水泄乡境内。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羌塘–三江造山系中南部的昌都–兰坪地块,构造变形强烈,区内断裂褶皱极其发育,主体构造线为北西-北北西向,控矿构造主要是北西-北北西向的逆冲断层及顺层滑脱的层间破碎带。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丰富。水泄铜钴多金属成矿带的地质矿产研究程度总体不平衡,北段水泄铜钴矿区的研究较为深入并且已发现一中型铜钴矿床,而南段(研究区)地质工作则投入相对较少,只有零星矿化点,与其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极不相称。本次通过对研究区进行1: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加大对研究区基础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查明区内各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圈定地球化学异常,进而进行成矿预测。本文以水泄铜钴多金属成矿带南段1:50000耈街幅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资料为基础,对区内水系沉积物样品的19种元素进行分析,查明了元素在不同地质单元的分布情况。研究区内Sb、Hg、Ag、As、Pb元素富集系数大,元素含量变化大,离散程度高,富集成矿的可能性大,找矿前景较好。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19种元素进行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因子分析,查明元素间的组合特征,将研究区的19种元素划分为4个组合:①、Cr-Ni-Co-Fe-Sn-Ti-W;②、Cu-Bi-Pb-Zn-Mo;③、Sb-As-Hg-Au-Ag;④、Cd-Mn。采用迭代法计算了研究区内各成矿元素的背景值及异常下限,分析了元素的异常特征,对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圈定。根据研究区内元素的组合特征进行组合异常的圈定,在此基础上圈定了14个综合异常并进行了分类、评序。从异常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各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入手,选取研究区内排序前8的综合异常进行解释与评价,查明重要异常的表现特征。利用土壤剖面测量对重要异常区进行异常查证,确定HS4、HS5、HS6、HS11、HS12综合异常为矿致异常。在HS5、HS12异常区内布设地气测量剖面进行深部矿化的查证,对研究区的深部地球化学信息有了一定的认识,圈定了四处由隐伏矿体引起的地气异常。通过对研究区异常的综合研究,结合地质找矿标志、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划分出6个成矿预测区,其中Ⅱ级成矿预测区2个,Ⅲ级成矿预测区4个,为下一步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