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根据构式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对反问判断构式“S+Vj+什么+O”及其与相关构式的承继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该构式的构件特征、构式特性,并从历时角度探索其源形、演变过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构式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对反问判断构式“S+Vj+什么+O”及其与相关构式的承继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该构式的构件特征、构式特性,并从历时角度探索其源形、演变过程。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目前研究现状、理论背景和语料来源。第二章对“S+Vj+什么+O”构式的构件特征和构式特性进行分析。其中构件特征包括主语论元S、判断动词Vj和宾语中心语O的类型及其特征。构式特性包括该构式的构式义、适用场景和语用动因。本文根据有无引语源区分了该构式的引述性用法和描述性用法,并构拟了构式层级网络。第三章探索“S+Vj+什么+O”的构式源形、构式的阶段性发展,从能产性、图式性、组构性三方面分析“S+Vj+什么+O”构式的构式化过程。第四章考察判断反问构式“S+Vj+什么+O”与相关构式的承继关系,列举了该构式的承继来源,绘制了其承继网络。具体来说,该构式的承继来源主要有三种:1.在句法结构上对特指疑问构式“S+Vj+什么+O”和反问构式“X什么”的承继。2.在音韵形式上对反问图式构式的重音和语调的承继。3.在语义上对反问图式构式、判断构式、归类图式“S算O”、命名图式“S称为O”的承继。第五章分析该构式演变的动因、条件和机制。“S+Vj+什么+O”构式的演变动因是类比思维,演变条件主要有高频使用和语境触发,演变机制是重新分析和类推。
其他文献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拥有先进文化的引领,中华民族才能奋勇向前,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育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高中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担当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更需要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所以,在思想政治课这个文化教育主阵地,对高中生加强文化自信的培育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立足于高中《文化生活》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对高中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与改进对策作了较为
当下,高中地理教育课程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着重研究
“全面二孩”政策影响下的人口生育高峰对我国城市学前教育市场影响巨大,幼儿园入园人数的不断增多促使城市幼托建筑类型多元化发展。面对城市巨大的学前教育学位缺口,闽南地
目的报告1例西非成人重症埃博拉病毒病的诊治。方法 2015年2月在西非利比里亚收治1例确诊重症埃博拉病毒病成人男性患者,56岁,发病第3天送至利比里亚的中国埃博拉治疗中心,第
从现实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必要性。结合具体实例,总结了北京工业大学产学研基地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分析了北京工业大学产学研基地建设的
土壤消毒处理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积极有效的防治温室病虫草害的方法。目前普遍采用的甲基溴等化学试剂熏蒸方法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深远持久的危害。为解决这些问题
用重氮化方法将SM2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和OVA上,合成了免疫抗原BSA-SM2和包被抗原OVA-SM2。紫外扫描及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BSA-SM2,OVA-SM2的紫外吸收光谱与BSA,OVA,SM2相比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