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告是一篇模拟交替传译实践报告。作者选用了重庆师范大学于2016年5月31日举行的一次旅游主题的学术讲座作为口译模拟实践材料,发言人专业造诣及文学修养较高,讲话风趣善于与听众互动,但略带方言且讲话内容稍显逻辑不强。讲座内容以旅游理论知识结合发言人旅游经历展开,涵盖的知识点丰富多元,富有挑战性。本报告主要采取了定性研究法、描述法和分析法。作者主要通过法国释意学派口译理论以及丹尼尔·吉尔的口译精力分配模式理论,通过材料文本及口译技巧两方面对自己的口译实践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材料文本方面,方言与中国古诗及发言人说话风格为主要分析对象。在口译技巧方面,则以笔记与短时记忆,心理压力应对以及公众演讲技巧为主。作者针对这些具体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自身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应对策略。最后,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整理了听众的反馈,并对今后研究活动和自身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口译实践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得达到学与思的效果。其次,译者应掌握不同的口译策略以应对理解,再述等不同挑战。最后,译者在提升公众演讲技巧的同时还应提高心理调节能力。通过分析与反思,作者希望本报告能对自身的口译学习产生帮助,提高自身口译能力;也能为其他口译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