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边从事教师工作,一边励志写作的中岛敦被誉为是“芥川龙之介的重现”。这位早夭的作家即使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也不甘于扔下手中的笔墨。他所创作的《山月记》与《李陵》两部作品被选录在日本高中的国语教材,为此他也颇有名气。说到他的文学作品有何特别之处,笔者首先能想到的便是其将自身投影于作品里的创作倾向。本文尝试在整理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至今为止不太受学界关注的“三造系列作品”(带有强烈的中岛敦自身投影色彩)为研究对象,分析四部“三造系列作品”的主人公“三造”的人物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岛敦展现在“三造系列作品”中的自身形象,梳理“三造系列作品”的系谱归属问题,求证作品的内在一致性。本论文主要有七个部分组成,详细如下:在序章首先陈述研究动机,再对与作品的主人公“三造”相关的中日两国文献著作、论述进行梳理和总结。之后分别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在第一章首先简单介绍作家中岛敦的生平履历。此外,再对《在泳池边》、《斗南先生》、《北方行》、《狼疾记》这四部”三造系列作品”作品的梗概分别进行综述,并预先考察上述四部作品的关联性。在第二章对”三造系列作品”中的第一部作品《在泳池边》的主人公“三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作品中出现了“现在”和“八年前”这两个时间段,但因为作品的叙述对象是“八年前”的初中四年级学生“三造”,所以在本章主要对“八年前”的主人公进行考察。在第三章对第二部作品《斗南先生》中的主人公“三造”进行分析。这部作品和第一部作品一样,具有很强烈的回忆记叙文色彩。在本章中,主要着眼于构成全文主体的第二章到第五章的内容,考察出现在该内容中处于高中毕业前后时期的“三造”。在第四章对第三部作品《北方行》中的一号主人公“黑木三造”进行人物形象分析的同时,也将作品的二号主人公,“三造”的“精神双胞胎”——“折毛传吉”纳为重点分析对象,以期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延伸效果。在第五章对第四部作品《狼疾记》中的主人公“三造”进行考察。需要注意的是,该作品是在截取第三部作品《北方行》中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才得以成立的,因此在考察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也会注意和《北方行》的关联性。在本论文的终章,结合第二章到第五章的“三造”人物形象,再对照中岛敦年谱以及参考相关论述对将自身投影于”三造系列作品”中的作者中岛敦进行总体概括。本章由从”三造系列作品”看中岛敦和”三造系列作品”的系谱归属问题这两小节内容构成。作家中岛敦为何会让带有强烈自身投影色彩的“三造”出现在多部作品中?是偶然?还是另有深意?倘若能够研究透彻,定能加深对中岛敦及其文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