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对施肥和放牧的响应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ixjiea87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是我国极为重要的草地生态系统。草地土壤动物群落在地下生态系统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功能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掌握土壤动物群落在该地区的分布特征,并加深理解土壤动物群落对长期放牧和施肥干扰的响应,本文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草地内土壤线虫群落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皆在揭示青藏高原土壤线虫群落在草地受到人为干扰后,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功能变化过程中的指示作用,以期为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草地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季节变化以及两者的共同作用同时影响着线虫群落的营养类群。主成分排序(PCA)结果显示:放牧强度造成了线虫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重度放牧明显地增加了线虫群落总量(p<0.05)。植食类线虫和食细菌类线虫数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捕食类线虫数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关性分析发现:线虫群落与地上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特性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冗余分析(RDA)显示:Helicotylenchus,Acrobeloides和Labronema与植物群落多样性正相关;Filenchus与杂类草生物量正相关;杂食类线虫Eudorylaimus和Aporcelaimus与土壤含水量正相关;Enchodelus和Coomansus与禾草和莎草生物量正相关。重度放牧明显降低了自由生活线虫的成熟度指数和线虫群落结构指数(p<0.05),这表明,重度放牧草地内线虫群落结构复杂性降低,捕食类和杂食类营养类群数量的降低是造成这两项指标下降的主要原因。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指出,放牧主要通过植物群落的改变影响食细菌类线虫和植食类线虫的数量。典型高寒草甸长期施肥明显改变了线虫群落数量和结构。在整个实验期间,线虫群落总量随着施肥强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施肥增加了优势类群食细菌类线虫的数量,对杂食类线虫没有影响(p﹥0.05)。施肥明显降低了土壤线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p<0.05)。高施肥浓度明显降低了自由生活线虫的成熟度指数(p<0.05),这表明,长期施肥使线虫群落结构复杂性降低。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线虫群落数量与土壤pH值、土壤速效P和土壤速效N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由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得出,土壤线虫群落的改变是由施肥引起的植物群落的改变造成的。
其他文献
青贮过程中除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 WSC)大量损失外,淀粉、半纤维素等在植物酶、微生物活动以及酸性条件的作用下也可发生损失。目前,关于全混合日
针对毫米波圆锥台共形相控阵天线阵列低副瓣波束形成,提出了基于最优非均匀子阵划分及最优子阵激励的低副瓣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利用多目标进化算法,先通过对整个扫描波束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指由反转录病毒科禽反转录病毒属的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鸡的各种可传播的良性和恶性肿瘤。ALV主要侵害宿主的免疫细胞,造成鸡体免疫抑制,
以概率自动机(probabilistic automata,PA)为平台,结合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进化思想,设计了反映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OC)思想的仿生学习模型,称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的RP—HPLC方法测定猫豆中左旋多巴,考察白花和紫花猫豆种子、茎、叶、花、豆荚、根中左旋多巴的含量及其不同时期的变化,以确定猫豆的适宜药用部位、最佳采收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探究性教学模式已经受到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青睐,被广泛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分析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和亚洲带绦虫(Taenia asiatica)是具重要医学和经济意义的人畜共患寄生虫。两种虫体外部形态非常相似,亲缘关系一度有较大争议。由于缺乏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