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滚动轴承是重要的机械基础件,圆锥滚子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滚动体。圆锥滚子凸度修形是将滚子的直母线修改为向实体外轻微突出的曲线,可避免或减轻直母线滚子与滚道之间的边缘应力集中,使接触应力分布趋向均匀,从而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寿命和可靠性。贯穿式超精研是圆锥滚子凸度修形加工的重要工艺,本论文以凸度修形工艺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将圆锥滚子等轴承零件超精研工艺与一般超精研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这类超精研工艺的特殊性。在以圆柱面切入式超精研为代表的一般超精研中,油石与工件表面之间呈现“面接触”状态;在圆锥滚子贯穿式超精研以及目前的深沟球轴承套圈沟道超精研等轴承零件超精研工艺中,依赖于其具体加工方式,油石与工件表面之间呈现“非面接触”状态,使这类工艺成为一类特殊的工艺。(2)通过超精研工艺特性及滚子与油石之间的几何和相对运动关系的分析,建立了超精研中滚子-油石接触线方程和滚子纵向截形方程;基于接触线形状特征划分超精研区,并建立了各区宽度计算公式。将超精研过程看作滚子与油石的接触磨损过程,将凸度看作滚子不均匀磨损的结果,依据滚子材料磨损量与接触时间成正比的磨损基本原理,揭示出凸度形成机理是:滚子-油石接触线呈“几”字形,形成8个不同的超精研区同时超精研,使滚子两端磨损量大于中部;接触线各点的滚子纵向截形倾斜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使滚子磨损深度从两端向中部逐渐非线性减小,从而形成光滑曲线凸度。(3)分析了滚子上素线倾角、滚子半锥角等因素对凸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滚子上素线小端向上倾斜某一适当角度时,才可以形成比较对称的曲线凸度;滚子锥角是基础,其值不为零才能形成凸度;所能形成的最大凸度受锥角大小制约,锥角越大,所能形成的凸度越大。建立了滚子上素线倾角合理取值范围的计算公式。(4)正置定姿态贯穿超精研试验表明,在给定的范围内合理选取滚子上素线倾角,可以得到对称性较好的光滑曲线凸度。